李白诗歌的忧患意识

2020-09-03李白

李白诗歌的忧患意识

  李白的忧患意识与杜甫等人相比有其独特性,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下面来看看!

  一、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表现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诗人的喜怒哀乐都在诗中流露,而李白的忧患意识在其诗中也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对唐朝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但是在盛世之中诗人还是看到了其中的黑暗面。自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人民生活苦难重重,上层权贵却依旧骄奢淫逸,这些使得李白愈加不满,他在许多诗作中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在这种黑暗现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思考了唐朝的命运,其愤怒担忧在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体现。当时的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政乌烟瘴气,诗人就在《古朗月行》中,以一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加以讽刺。在《登金陵凤凰台》(人教版七下)中,李白发出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感慨。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暗示着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故而心情沉痛。诗中所见所感与历史教训交织,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心情。除此之外,《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苏教版八下)中,“弃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种心情也有所体现。“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上述诗句反映了李白深深担忧着由于上层的腐败而风雨飘摇的大唐,这是他诗歌中忧患意识的体现。

  (二)对上层权贵荒淫享乐的不满和讥讽

  安史之乱的爆发,对李白有着非常大的震动,使其愈加关注当时的政治,而上层权贵的荒淫享乐和人民的苦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爱国忧民的诗人对此有着强烈的不满。为此他写了许多讽刺权贵的诗,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心中郁闷,“正缘权贵在朝,才使得万事全非,自己又岂能依附豪门,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呢?”诗人写对名山仙境的美好向往,正是源于对权贵的不满和抗争,这种情绪是比较明显的,诗人蔑视权贵和坚持自我的信念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生,同情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随着玄宗后期开始拓宽疆域,频繁出兵,人民生活负担加重,到了“安史之乱”之后,民众生活十分困苦。这些都激发了李白匡扶社稷、关心人民的忧患意识,这在他的一些诗歌中也有充分体现。《古风》(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就描写了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的凄惨情景,战乱之后的国家满目疮痍,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患意识十分明显。在“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关山月》)等诗中,诗人清楚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且给予他们深切的关注与担忧。

  (四)对封建社会压抑人才的不满

  盛唐年间,玄宗励精图治,国家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读书人能够依靠才华进入仕途,这对文人是极大的鼓励。当时的李白像大多数人一样,满怀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诗人没有料到的是,后期玄宗耽于享乐,任人唯亲,官场风气变得污浊,有志之士难以被重用。诗人的满腹才华不能施展,很多士人怀才不遇,使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现状十分不满。在《行路难》(苏教版九下)中有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种心情就有所体现。“这两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诗句具有比兴意味,生动地写出了满怀壮志的诗人在遭遇“赐金放还”的打击之后的失望和不满。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许多,例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以及(《将进酒》(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诗句都体现出诗人满腹才学却无人赏识的'悲哀不满之情,因此这类诗歌都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

  二、李白诗忧患意识的成因

  人的情感并不是无端产生的,一种情感的出现是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李白的忧患意识也和他自身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影响

  盛唐思想文化开放,李白更是将儒家、道家、佛家、游侠、纵横等多家思想集于一身,但对于李白影响最深的还是儒道两家的文化。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5]他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他的明朗、自信、壮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6]所以李白在其诗歌中总是能够直言心中情感,他对自我的追求使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因而能理智清醒地看到玄宗统治后期的种种弊病,并且以一种不受约束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李白对于种种现实问题的关心和忧虑,渴望参与朝政,正是因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7]即使李白清楚地看到了现实的黑暗,对朝廷失望,他也依旧希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甚至曾在“安史之乱”中入永王李幕,从军报国。可以说李白积极入世,关心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思想是贯穿其一生的。

  儒道两家产生的不同影响,两家思想的交织,是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主要成因。

  (二)盛唐时代环境因素

  李白经历了由盛世走向衰颓的一个阶段,玄宗前期在前人统治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并且任人唯贤,使当时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才子贤人都渴望为国效力,所以当时的少年李白一心忧国为国。但是当他干谒失败,前去长安求仕后,他的所见所闻让他十分失望。他在长安看到了这个逐渐走向衰颓的朝廷的种种弊病,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他“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蜀道难》《行路难》等诗都体现了他的不满。曾经经历过那样一个清明繁华的年代,当玄宗后期社会问题逐渐爆发时,强烈的反差使得李白更加关心国家,所以在诗中表现了忧患意识。

  (三)李白自身个性与性格使然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他诗文中的忧患意识与他自身的个性有着很大关系,他正义善良、直率天真,即使现实世俗十分黑暗,也不与之同流合污,反而更加清醒地保持自我的精神。清醒的认识使得他看清了大唐的衰颓,文人的历史使命感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完全激发,他不满社会压抑人才,大胆讥讽当时权贵,同情人们群众的苦难。李白十分渴望天下海晏河清,渴望一匡天下,李白骨子里豪爽的个性让他在诗中直言忧患,铺陈时弊。其浪漫主义情怀也促使他不断探寻,企图找到一个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

  三、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前面我们分析了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表现和成因,下面我们谈谈在当下研究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积极意义。

  (一)树立青年关心家国天下的意识

  优秀的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李白诗歌都极具抒情性,艺术风格豪迈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使得他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心忧天下,忧民爱民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在他“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等诗歌中。当代青年与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诗歌,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一心报国的澎湃感情,自觉树立学习知识、关心国家、报效祖国的意识。

  (二)培养积极入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盛唐人士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乐观旷达已经成了李白诗的显著标志,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体现出了李白想要参与朝堂政治,匡扶社稷,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态度,这对于当代青年具有激励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即使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遭受打击,“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升华了”,这对于当代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养料,能够鼓励当今人们笑对人生,不轻易言败。

  (三)有利于推崇旷达高远的可贵人格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偏安一隅,随遇而安,而是能够成为一代贤臣,辅佐皇帝开创盛世。这种理想不是空中楼阁,李白才华横溢,既能够坚持报国之心,也能够清醒地看待时势,并渴望纠正时弊,建功立业。因此,表现忧患意识的诗歌体现出了他旷达高远的人生追求,对于当代人培养高洁的人格具有引导作用,当大多数人都追求安逸享乐时,正需要一股清正的力量来引导人们追求理想,而李白诗歌作为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李白诗大多思想积极进取,在手法和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但李白诗歌并不是浮于云端的浪漫主义,其诗歌中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这与其自身性格、所接受的文化及其时代背景都息息相关。但是他的入世思想、爱国情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局限于当时,对于现在的我们仍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诗仙李白的伟大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李白诗歌的忧患意识】相关文章:

1.李白诗歌

2.见李白的诗歌

3.李白的诗歌精选

4.李白的诗歌

5.李白的生平及诗歌

6.李白诗歌主导风格

7.古言诗歌:李白

8.李白的诗歌特点

上一篇:成长是一首诗成功是诗的结尾学生作文800字下一篇:分析李贺诗歌中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