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与杜甫》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1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叫人生气。我又向来鄙薄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极反感。
窃以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完全不必写。除了标榜阶级立场之外,看不出郭沫若在杜诗研究方面下过任何功夫。郭沫若写杜甫,通篇都是一种“找茬”的调调;读之令人生厌。我们若想从郭沫若对杜甫的具体论断里有所受益,注定是缘木求鱼。但若换一个思路,将郭沫若对杜甫的论述,当作特定时代文学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来解读,则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于学术史的了解大有裨益。研究20世纪学术史者,不可不读该书,尤不可不细读该书《关于杜甫》部分。郭沫若挖空心思诋毁杜甫,亦时时见出其天性之黠慧,若能抛价值判断于一旁,读者自可从中找乐。
但说句良心话,该书的《关于李白》部分,确实写得好。古往今来的李白研究,并无几人能出其右。我每次读,都要为之拍案叫绝。
郭沫若的文史功底和才气真是罕见。郭沫若尤其擅长直觉式判断,往往不待繁琐考证,一眼即能看出问题。郭沫若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可能是伪作,说帖中“癸丑”二字写得过扁,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我最佩服他这种直觉式断论的本事。非兼得天才与学力之长,不能作此直觉式判断。郭沫若论李白,亦颇多此种判断。譬如他说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奔流咸秦”的“咸秦”二字是“碎叶”之讹;又据魏颢《李翰林集序》“生子曰颇黎”,论断世传李白子名“伯禽”,实乃“伯离”之误。这些判断,皆前贤所未能道。虽然不免有臆测的嫌疑,但足以备一家之说。郭沫若论李白,处处见出大家风范。诸多判断,看似出于直觉,却又与史实若合符节。
《关于李白》部分,“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这一章,写得最为精彩。永王事件,错综复杂。读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往往如堕五里云中,难得真相。郭沫若却将玄宗“制置”、肃宗称帝、永王东巡三者之间的时间差算得极准;将玄宗、肃宗、永王父子兄弟三人各自算盘,剖析得细致入微。此一部分剖析事件原委,可谓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所下判断,真如老吏断狱,精悍绝伦。故足以发千古之覆。我每读此章,必大呼痛快。郭沫若作为大史学家的政治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文史研究者所能具备的。这大概与其一生从政、谙熟政治斗争有关。
“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这一部分,亦精彩。郭沫若分析李白下狱及流放夜郎前后心理变化,极为妥贴。较之一般的人物传记,郭沫若在还原诗词作品的情境方面,亦见出他作为大文学家的敏感。他在行文中,随意插叙《早发白帝城》《上三峡》两首诗,说明李白遇赦前后心境的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学术研究,往往因袭者多而发明者少。郭沫若论李白,于史料左右逢源,而其论断又是这等醒透痛快。是以可贵。
说到文章的写法,郭沫若《关于李白》也具有典范价值。同样是写李白,他绝不像李长之那样缺乏深度,但也绝不是陈寅恪那样纯粹论文写法。郭沫若用纯粹的白话来写作,语言生动,表达到位,不愧为现代文的大手笔。
郭沫若博闻强记,随手援引的资料,也很有趣。原来陆游对李白和杜甫的功名思想,都很有些看不惯呢。陆游批评李白,说:“以布衣得翰林供奉,此何足道!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宜其终身坎坷也。陆游又写过一首《秋兴》诗批评杜甫:”功名不垂世,富贵但堪伤。底事杜陵老,时时矜省郎?“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亦可满足猎奇心理,此亦一乐。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2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李白和杜甫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郭沫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么作家眼中的诗人们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诗歌最胜,李杜又是唐朝诗人中无法超越的双峰,为人赞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捧为诗圣,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诗文的文章专著是数不胜数。
手中这本《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1971年就写成的作品,除了一些短诗词,此书可称为是他的封笔之作,而且此书是在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民英、郭世英相继自杀后著成的。人在痛苦时会作情感转移,或寄请于工作,或寄情山水,或寄情与文字,或寄情烟花柳巷,或寄情故纸堆,或寄情政治对于文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寄请于文字古籍学术,当年鲁迅就曾抄古碑排解苦闷彷徨,沈从文解放后研究古代服饰放弃文学创作远离政治。
这本《李白与杜甫》却有别于郭沫若的那些听命文学、口号文学、政治论文,仿佛回复了他早期的部分张扬与反叛的个性,隐含着痛苦的倾诉与反思。
有一种痛苦叫丧子之痛, 有一种解脱叫寄情古籍。我想这本书也许就是郭沫若寄情于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古文献来转移丧子之痛的产物。这本书既是诗论又是史论还是诗人传记,再夹杂一些个人感情寓意在里面,所以此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广受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3
初见这本书,以为是老大哥和小迷弟之间的绝世情怀,没想到却带我走进了当时那个社会下传奇二人组令人心寒的事件。李白依旧是那位卓尔不群的谪仙人,杜甫仍然是那个踏青大地游走河山的爱国少年,只是,他们二人均在世俗的摧折下多了几分悲哀和孤独、更令后人惋惜和心痛。
李白两次进长安,第一次本想做官干大事,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被皇上在宴会上传诏作诗以此来取悦皇上,终因得罪高官贵族而被“赐金放还”。第二次进京作了翰林,成为他一生最华丽的乐章。相反,杜甫到长安却成为他心中最大的痛苦,考试时遇到考官李甫林下令不录取一人,后在政治上屡受挫折,经济也愈发困难,只能在贵族府邸中陪他们饮酒赋诗维持生计。同时,他对黑暗现实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杜甫硬生生地从少年磨成了“老杜”、也愈发接近百姓的心,这样忧国居民的他,更令人心疼。
再来说说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杜甫第一次遇见李白是在李白被“赐金放还”那段时光,杜甫作为李白的粉丝一直陪他游山玩水、求道炼丹,对李白疯狂崇拜。那一年成了二人心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次见面后,两人结束了“放荡齐赵章、表马颇清狂”的日子,一转身,便是一辈子的未曾相见……
从后代角度来看,世人调侃最多的是杜甫写了二十首涉及李白的诗,而李白被证实只有两首给杜甫。最令人悲哀的是,连一个小小的官员李白都可以为人家写一首《赠汪伦》,真一股心酸涌来。在杜甫的天空中,李白是唯一闪耀的星,而李白的天空里,群星灿烂浩若烟海……最后,李白身亡,杜甫过了很久,才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他长叹一声,半晌未醒,数年后,五天未吃东西的杜甫在县令的招待下暴饮暴饮、活活把自己撑死。
李白一生风流,无数人为之呐喊,杜甫半身凄凉,无人为之欣赏,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没被称为老李?因为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这本书是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重新解说和塑造。分七章描述李杜间的遭遇和异同,保留了那份最原始的初衷。二人都是诗坛的奇迹,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4
该书上篇讲李白,下篇讲杜甫。郭沫若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生动还原出一代 “诗仙”“诗圣”的真实生活。书中诸多观点极富创见,随手援引资料更是妙趣横生。
初版于1971年10月的文史巨匠郭沫若的` 《李白与杜甫》,曾让二十多年前的笔者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现存的2400多首诗作,在郭老那里就如常人脑中的乘法口诀一样烂熟于心,为了佐证自己的某一观点,他可以信手拈来,而且是旁征博引,动辄十几条乃至数十条,这让我惊诧于郭老深厚的考据功底和超人的记忆力!须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网络与搜索引擎尚未问世,而郭老却已近耄耋之年。此其一。其二,巨著熔文史于一炉,郭老以诗人的笔触,史家的慧眼,将李杜的身世婚姻、生活状况、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游,兼及他们与贺知章、严武、岑参、苏涣等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以及唐玄宗李隆基、永王李瞞、节度使哥舒翰等要人的交往等等,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新见迭出,别开生面。一幅幅李唐王朝由鼎盛辉煌转至衰败凋零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了读者眼前,既波澜壮阔,又流光溢彩。
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李白与杜甫》这样的信息量丰沛、学术底蕴深厚而又 “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的力作,真是让我等文史爱好者大快朵颐。读《李白与杜甫》,其快感犹如读小说 《红楼梦》《三国演义》,随便翻开其中的一页,读者都可以“眼前直下三千字”,随着郭老滔滔大河般汪洋恣肆的探析与阐发,与作者共振:或者百感交集,或者唏嘘不已,或者茅塞顿开,或者慷慨激昂。
“杜甫应该肯定,我不反对,我所反对的是把杜甫当为 ‘圣人’,当为‘它布’(图腾),神圣不可侵犯。千家注杜,太求甚解。李白,我肯定了他,但也不是全面肯定。一家注李,太不求甚解。”这是郭老的夫子自道。茅盾则说:“郭老《李白与杜甫》自必胜于《柳文指要》,对青年有用。论杜稍苛,对李有偏爱之处。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窃以为,将两位大师的这两段话结合起来看待和评价《李白与杜甫》,庶几接近客观。
入选 《中国图书商报》“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首批书目的《李白与杜甫》已经于2010年5月再版。经典,不但是百读不厌的,而且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相关文章:
1.李白与杜甫
7.边城读后感
8.边城 读后感
9.边城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