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未若莫言作文

2018-07-16莫言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争相购买《蛙》,这本书曾一度位于畅销书榜首,就连我的语文老师最近也在看他的书。这不禁激起了我的疑问:莫言的作品一直在书架上陈列着,为何要一直等到外国人认可之后我们才开始疯抢呢?我们看的,到底是《蛙》,还是诺贝尔奖的头衔呢?

  鲁迅写过一篇杂文,叫《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大谈了自信你与他信力的关系,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人仍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在我们心中,仿佛只有那些得到外国人认可的,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莫言的作品是用汉字写的说的是中国话,谁更能体会到它背后的韵味呢?现在的我们,便像一个学前班的儿童,一直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不确定当前所做的事到底值不值。

  还有一点便是中国人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了,不过话说到底,这也是中国人缺乏自信力的表现。在中国人疯狂浮夸的背后,要知道其实是无边的空虚寂寞。中国人想对外国人说,我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了,我已经站起来了,而莫言便是这个“扬声器”。其实,我个人对莫言的印象还不错,他是一个真诚而谦逊的人,包括他的作品也是。不过像他这样一个潜心创作的人,却无缘无故地被卷进一场“世雄争霸战”里。人们对他的关注,都是被炒作过的后果。我真切的希望,让那些聒噪的喇叭降低音量,留给莫言一片净土,我觉得这才是保护文学的最好方法。

  其实中国人早都站起来了,美国,日本哪个不对我们敬畏三分,但是中国人却一直渴望被称赞,一直渴望跃入“世界列强”中。中国人一直想进入他人的世界中但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文化,不必去幼稚地去羡慕他人。如果我们有这个文化自信的话,得不得诺贝尔奖又有何妨呢?

  希望下一次中国人再得殊荣后,我们可以只是轻道一声恭喜,而不是千言万语的去恭维。

上一篇:莫言小说读后感两篇下一篇:读莫言《童年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