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网上教学心得

2020-04-15琵琶行

  诗文,尤其是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思、中华精神的体现。字不虚设,句有章法,学习古诗文不仅是文学样本的借鉴,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的吸取,更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这些诗文以优秀的文化的传承塑造着国人的品格。

  然而由于字词的艰涩,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脱离,大量的背诵和机械的翻译,让学生常常对古诗文敬而远之。

  这次疫情所迫,网上授课成了一种普遍形式,网络的便捷和资料的丰富,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改进的契机。高一语文组合作交流探讨,积极适应新形势,大家由不会直播到熟练运用,由单方面的老师传授到活跃的师生互动,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我们对《琵琶行》这首古诗教学也有了新的尝试。

  利用进直播间候课的时间,我给学生们放了去年网络上十分火爆的,由奇然、沈谧仁改编的高考必备篇目《琵琶行》歌曲,优美时尚的旋律一下吸引了学生,其实我放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换一种形式,容易背诵。下课我又顺势留了一个作业:把自己录好的歌传给各位老师,下次上课时全年级直播分享。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靠传承,一个学校的`文化也要传承。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氛围,要由一代一代的学生传承下来,才能形成一个学科乃至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出于这个目的,下课后我收集了上届毕业生马伯昊和化美琪的作品,准备用它们示范激趣。而这届00后也真的让我有些刮目相看,他们自信,敢于表现自己,晚上我便收到了学生们用"全民K歌"配音演唱的作品,很用心,也很有水准。

  这些回馈让我认识到,学生们不是不喜欢诗文,而是对传统的死板的学习形式没有兴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形式来接触这些经典的诗文呢?记得原先抖音上看过一些《琵琶行》舞蹈视频,非常的优美古典,于是我去搜集。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汪洋的网上视频,想要找出唯美的,时长合适的,适合学生的,能够下载的视频太难了,一两个小时过去,可能也只能找到一两个能用的。但在学生认可的那一瞬,我觉得这都很值得。

  我还认为诗歌的学习是日夜浸淫,熏陶渐染的。平时我就让儿子背些古诗文,让他感受古典文化优美的韵律和如画的语言。在学《琵琶行》前,我让他利用三天背诵了全文,所以我灵机一动准备了两个视频,一个是我任教的2班的背诵小达人张文润的2分19秒的背诵视频,一个是由我9岁儿子当天录制的2分20秒的背诵视频,我要让它们激发高一全体学生来速背挑战,以此来完成诗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一一背诵。

  第二节课上课前,我把学长学姐以及同学们的作品和两个视频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果然兴趣大增。对话面板上是学生们打上来的一行行的字,有的说:牛啊!好听!有的说:我们班的。我也想试试!有的说:我都念不溜,怎么那么快呀?我老了,现在的小孩都这么厉害吗?……学生们带着浓浓的意味进入了第二课时的学习。

  抓住时机,在下课时,我利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播放了抖音舞蹈视频,并留了另一个作业: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选择你喜欢的形式来演绎《琵琶行》。

  晚上学生们发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让老师们感到惊讶。有朗诵,有歌唱,有三弦,有陶笛,有单簧管,有电子音乐,有竖笛,有电子琴,有吉他,有民族舞,有街舞,有书法,有绘画……更有张柏荟同学全程制作表演了皮影戏,诗文与传统表演艺术的结合,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这次的作业让老师们对同学们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歌原来唱得那么婉转悠扬;文文静静的小女孩居然可以把吉他信手续续弹;大大咧咧的小伙子,舞蹈可以那么的刚柔兼备;不显山不露水的女生,居然是个全能小才女;成绩也许不突出的学生,却写得一手好字;回答问题都轻声细语的学生可以那么字正腔圆的朗诵……

  有的学生说为了把视频录好,她花费了两三个小时,我想这时候结果已经不太重要了。这两三个小时里,她在诗词中涵泳浸润,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她们与传统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也必将使其久久难忘。

  诗文很美丽,传统文化很博大,我希望把我与诗文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反复吟咏时的回味无穷,历经岁月后的感同身受传达给学生,以优秀的文化来滋养学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更要通过这篇《琵琶行》的学习,让学生们知道,诗文不仅可以吟之于口,唱之于腔,更可以舞之于手,蹈之于足,奏之以器,书之于笔,画之于纸,最后摹之于脑,藏之于胸,然后立体的时代的传承下去,保持其精髓而又不拘泥于形式,创新的弘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

  这次是尝试,也是个开始,在学习这条路上,让,我们与学生们同行。

【《琵琶行》网上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1.《琵琶行》教学设想

2.琵琶行教学方案

3.《琵琶行》教学方案

4.琵琶行教学反思

5.《琵琶行》教学反思

6.琵琶行教学教案

7.《琵琶行》教学案

8.《琵琶行》教学教案

9.《琵琶行》对比教学

上一篇:《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译文及鉴赏下一篇:永不放弃,生命才会更精彩——读《老人与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