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0-04-23其他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

  (A)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少有盛名,时多爱慕。

  后安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安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B)及帝崩,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 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⑥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⑦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释】①裒(póu):谢裒,谢安的父亲。②桓彝:尚书吏部郎桓彝,桓温的父亲。③王东海:即王承,晋名臣。④总角:指童年时。⑤将无:相当于还是吧。⑥阼(zuò):国家。⑦趣:通促,赶快。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孙、王诸人色并遽(惊慌) B. 便唱使还(通倡,提议)

  C.转见于色 (神情) D.望阶趋席(奔向)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众人即承响而回 挟天子而令诸侯

  B.于是审其量 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C.王之恐状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D.乃趣解兵 凡三往,乃见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2分)

  22.两篇短文都体现了谢安怎样的品质?具体表现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 20.A C (4分)

  21.①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2分)

  ②桓温埋伏好兵士,设宴大请朝中百官,想趁此机会杀害谢安和王坦之。(2分)

  22.淡定从容,有旷达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2分)。第一则表现在谢安面对大自然的大风大浪时,别人惊慌失措,他却神态悠闲,精神振奋,吟诵长啸。第二则表现在谢安面对政治和命运的大风大浪时(或国家个人命运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虽有性命之忧,却神色不变,潇洒吟诵,以自己的气度震慑桓温使其撤兵。(2分)(共4分,意思符合即可)

  译文:

  (一)谢安,字安石,是谢尚的堂弟弟。他父亲是谢裒,官至太常卿。4岁时,谢安被当时的尚书吏部郎桓彝(即桓温父)看到,引得桓大人大发赞叹:这孩子风俊神清,以后肯定不逊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是晋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谢安更是表现出聪慧机敏,处事沉稳,气宇非凡,擅长行书。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大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都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吟诵长啸,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了。谢安慢条斯理地说:这样看来,恐怕是该回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看到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二)咸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简文帝就在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临终前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宁康元年(373)二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杀大臣以立成。)桓温埋伏好兵士,设宴大请朝中百官,想趁此机会杀害谢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非常惊恐,问谢安: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朝的存亡,决定于我们这一次去的结果。两人一起前去赴宴, 王坦之惊恐的状态,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脸色上;谢安的宽宏大量,也在神态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台阶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阳书生那样朗诵起嵇康浩浩洪流的诗篇。桓温害怕他那种旷达的气量,便赶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谢安名望相等,通过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谢安文言文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及翻译

2.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

3.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4.关于《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和翻译

5.关于谢安的精选故事

6.《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7.庞籍文言文阅读答案

8.小人无朋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关于《谢安,字安石》阅读答案和翻译下一篇:王安石答段缝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