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文

2020-04-24其他类

  导语:思想品德与教育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必须以诚挚的心态对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课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思想品德课文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短短十八字,便道出了思想品德与教育的关系。

  我原本是不看报纸的,主要是没这个习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指出常看报纸有益于大脑思维能力的提高。刚好家里有许多报纸,诸如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军事天地一类的。都是父亲买的。我父亲是个真正的看书迷,上班的时候也会拿起报纸悠闲得看起来。不过也因此被公司罚过三十元钱。从那以后,父亲只是回家看看。

  常言道:“眼不见,心为净。” 说的一点没错。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让我感到无比震惊的新闻,甚至可以说是愤怒。标题为:“江苏明年高考将取消思想品德加分”。一向不关心教育的我,突然心中涌出许多话。也许是我的老祖宗做过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的原因,血液里有这样的遗传因素。我想说,如此做法是舍本求末!自古以仁治天下是千古不变的定律,这不是智者所为。难道说,江苏教育体系中不再需要思想品德教育,我看未必。江苏教育一直领先全国,一切都是新的教育模式,但新的,未必就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稳定社会,国家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必须将思想品德置于首要位置。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国家贡献最多的,并不是他的文学成就,也不是军事成就,而是政治上的贡献,对国家建设与社会安定功不可没。

  北宋皇祐二年,受着眩晕病和肺病双重折磨的范仲淹在杭州官邸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苏州一带发生饥荒,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饿死的年老体幼者,范氏族人生活潦倒。梦醒后,61岁的范仲淹一身冷汗,此时他早已离开权力中心,第三次被贬官杭州。尽管自身难保,但一想到苏州范家,老爷子不禁忧从心来。

  说起来,范仲淹是个苦孩子。2岁时,他的父亲——当时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就去世了。范墉的遗体运回苏州,入葬天平山范氏祖坟。但母亲谢氏却无人依傍,只好带着幼子嫁给了一位姓朱的军官。几年后,这位军官回了山东老家,范仲淹也跟着继父到了山东,改名为朱说。范仲淹在朱家过了童年、少年,发奋苦读,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留下了“断齑画粥”的'美誉。20岁上,范仲淹偶然知晓自己的身世,深受刺激,决心脱离朱家,改回范姓。但远在苏州的范氏宗族怕范仲淹来分家产,千方百计阻挠他归宗。

  范仲淹早年刻苦好学,为官刚正清廉,又文武兼备,守土爱国,总之是圣人级别的典范。对苏州的族人,范仲淹并未睚眦必报,在做了那个心惊肉跳的噩梦之后,他拿出全部俸禄和积蓄,委托同父异母的哥哥范仲温带着银两赶回苏州老家,在天平山脚下买了1000亩良田,又在苏州城内买了200亩,创办了范氏义庄。

  范仲淹在《告诸子书》中说:“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意思是,族人对我不好,但在祖宗眼里,我们都是范家子孙。我偶然当了大官,如果独享富贵而不回报宗族,死后怎么去见祖宗啊?

  这显示了范仲淹的胸襟,但他毅然“裸捐”,未必没有推己及人之意!

  范仲淹亲自制定了非常细致的《义庄规矩十三条》 :凡是范姓族人,每天可以领一升白米的口粮,一个月来领一次,每次领三斗;米必须保证是上等白米,如果是糙米,就加领二成;每一户人家还可以领一个奴婢的口粮,假如那个奴婢服役了15年,而且年纪超过50岁,那么也可以算作族人领取口粮。整个范氏只有在外做官的人不能领口粮。每年冬天,每个人可以来领一匹布,儿童减半。义庄还设有义宅给流离失所的族人临时借住,还会发一笔钱帮着造房子。嫁女儿可领钱30贯,第二次出嫁就减少至20贯;娶媳妇同样可领20贯,二婚则不能领了;族人过世,同样可以领到一笔2贯到25贯不等的丧葬费。

  这些规定几乎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令范氏族人的基本生活从此有了保障。义庄规矩中还包含这么一条,外人或者亲戚,如果生活困难实在过不下去了,经过族人商议,也可以给予补助。从某种意义上讲,范氏义庄已从血亲关系的宗族设施,上升到了一个简单的民间慈善机构。

  义庄还备有粮仓,每年都会留出足够的粮食,以备饥荒。有几年江南发生水涝灾害,大量灾民逃到苏州城内乞讨,范氏义庄搭起大片茅草屋,供灾民们临时居住,并支起大锅开仓烧粥。春耕时,还会支给每个人一笔路费和种子,好让他们回乡继续耕种。今天还能在苏州观前街附近的景范中学内看到遗址。

  三年后,范仲淹死在去徐州做官的路上。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接手义庄后,又先后十次续定规矩,发展到了28条。

  范仲淹留给范家子孙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的五个儿子,有两个做了宰相,一个做御史大夫。而苏州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代代出人才。

  当官的范氏后人,又捐田捐钱,回报义庄。义庄也得到各级官府的认可,给予减免赋税。到清宣统年间,范氏义庄的义田发展到了5300亩,为历史最甚。

  由于他的“裸捐”,救助了范氏族人以及流民,直到1949年才捐给国家,经历800多年。范仲淹为一代仁圣,与其高尚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可谓是造福千秋万代。

  有一个教育方面的道理:孩子的成长,犹如一颗未成材的小树苗,当树长歪了就难以扶正,正是因为这树随时会长歪,所以更加不可以掉以轻心。等到这棵树真正的成材,才算是功德圆满。栽树如育人。而江苏教育部门取消思想品德加分,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动摇了孩子们心中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认为思想品德无用,如此消极的做法,将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007年6月23日,郑州一校长雨中跪地赠送《弟子规》。为表示对中国的虔诚,晋唐书画学校,校长张森跪着向郑州市黄河路三小的学生们赠送了2000本《弟子规》,跪在雨中5分钟。何为《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字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是讲述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范仲淹做到了泛爱众,我们后人与其相比,相距甚远,不仅不尽力追赶,让自己的品德向范仲淹靠近,反倒放弃。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道德的退步。

  德智体美劳一直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指标,将德放于首位,足以说明德的重要性。德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便被人们所看中。蔡京与蔡襄同为书法家,但历代相关书籍中,蔡襄排名在前,蔡京排名在后。纵使蔡京书法造诣如何高深,但其人品甚差。倘若蔡京之品德优秀,排于宋书法四大家之首,尤未可知。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将仁爱之心写入诗中,亦将美好的愿望通过诗歌传递给读到这首诗歌的人。这是何等的宏愿,要教世间充满爱。正因为白居易有这样的高尚品德,才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思想品德课文】相关文章:

1.课文《离骚》的课文习题

2.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

3.《白杨》课文

4.《山雨》课文

5.将心比心课文

6.《管道》课文

7.初一课文春课文原文

8.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分析

上一篇:品德教学故事下一篇:让梦想成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