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在回答时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或者将原文词、句变化调整后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忍,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呀。
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fěicè________,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都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
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母亲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zhàn lán________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
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焐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1.根据注音写汉字。
(1)fěi cè________(2)zhàn lán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荡气回肠________(2)随遇而安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贯穿于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故乡那么多事物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那袅袅绕绕的炊烟作为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尤其是一些句子中的动词用得十分贴切,请你列出两句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散的炊烟》阅读答案
1.悱恻 湛蓝
2.(1)(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指人的感情十分动人。(2)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
3.散文,炊烟。
4.因为炊烟的飘忽不定与游子的漂泊有着外在的相似;而炊烟的根在村庄,游子的根在故乡,二者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作者选择炊烟作为意象是颇有道理的。
5.如“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绕”写出炊烟的飘忽之态;“站”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写出炊烟在无风的状态下向上冒的形态。(言之有理即可)
6.说明作者思乡之切。炊烟会断、会散、会灭,但炊烟也有根;故乡的儿女会走、会飞、会一去不复返,但心中的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削弱、消散,所以说“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