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个月。
(2)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3)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餐,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4)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1.文题“香市”的“香”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赶“香市”,为什么说是“借佛游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段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段是怎样表现出“香市”的热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狂欢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指去庙烧香祈神赐福。
2.既是“祈神赐福”,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是“蚕忙的前夜”的放松,祈神是为名,欢乐才是实。
3.指当时农民生活和平、美好、幸福。
4.从两方面表现:去香市的行业多,声音繁杂而响亮。
5.第一次是偏重于成人而言,第二次只从儿童的心理而言。(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