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鉴赏辞典》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0-04-26其他类

  ①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①桎梏之厄哉?

  人之生斯世也,知以已死者为鬼,

  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已死之鬼何异?此曹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为自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之愈也。

  ②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迄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糜久,淹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水寒乎冰,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

  ③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略有删)

  【注释】①岩墙:牢狱的石墙。

  22、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虽然

  而

  但

  B、诚然

  而

  但

  C、虽然

  但

  而

  D、诚然

  但

  而

  23、第②段中的“不死之鬼”和“未死之鬼”分别指什么样的人?(2分)

  24、请说说这篇序文阐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3分)

  25、下列判断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古代的圣贤不曾论及生死祸福等问题。

  B、作者认为懂得义理,口发善言即可成不死之鬼。

  C、本文语言犀利,但浓郁的迷信色彩使文章逊色。

  D、第3段中的“高尚之士”不能列入“不死之鬼”。

  26、根据文意,概括《录鬼簿》的创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2分)C

  23.(2分)“未死之鬼”指的是虽然活着但碌碌无为的人;“不死之鬼”指的是虽然死去但能永垂不朽的人。

  24.(3分)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地活着,如同死去;能为后人创造财富,死去也会活在后人心中。(意思对即可)

  25.(2分)D

  26.(3分)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的人做传,使其能流传后世;记述他们的作品,让后人在此基础上能更上一层楼。(意思对即可。答出1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参考译文

  世人贤明愚钝、长寿短命以及生死祸福的.缘由,本来是关联着命运一起说的,大圣大贤之人也未尝不如此。论究公阴阳二气的消长交替,就是表现为人鬼的生死变化。人能够了解生死的基本规律,顺其自然地承受生死的正常法则,那又怎么会陷入处于危墙之下或身受镣铐拘囚的无妄困境呢?尽管如此,人生在世,只知已经死去的人是鬼,而又知没有死的某些人也是鬼呢。那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象无知无觉的泥土一样的人,他们虽然活着,但铸死鬼有什么差别?对这类人固然无空闲多加论议至于另一类人,他们也多少知书明理,嘴里扮得不错,但是,对于做学问的路数,却自甘人缘,自暴自弃,死了以后,默默无闻,这号人,却更加不如那号无知无觉的胡涂鬼呢!

  我曾见过未死的活鬼挽吊已亡的死鬼,没有想到他们之间仅有一点点差别。世人唯独不知,开天辟地、自古及今以来,自有不死的鬼存在于天地之间。为什么这么说?圣哲贤明的君臣、忠孝双全的儒生,他们的小小善行、大大功德,只要名标史册的,便象日月辉煌经天、山川流峙大地那样,达到千秋万代无穷无尽地长存的地步,这就是虽作了鬼而不成其为鬼的人吧。现在我藉着空暇的时日,追想怀念我的一些已作古的故人,他们门第卑微职位不高,但他们多才多艺,都有许多足可录存的成就。只怕时间一久便淹没无闻,于是,就传写他们的生平,以曲文加以挽吊。倘若得以如“冰寒于水”、“青胜于蓝”那样,使后代超越前代的话,那就十分荣幸了。拙著名为《录鬼簿》。啊哈,我也是一个虽生犹死的活鬼,能让虽死犹生的鬼们,得以久远地流传下去,我有多么的荣幸啊!对于高尚之十和儒钧理性之学来说,我这样做是一定会得罪于孔圣门下的。有什么办法呢?人各有所好,我们还是大吃蛤喇肉,另与知道个中滋味的人相津津乐道吧。

【《古文鉴赏辞典》阅读答案及译文】相关文章:

1.张良奇遇阅读答案及译文

2.《渑水燕谈录》阅读答案及译文

3.买椟还珠译文阅读答案

4.《新序》阅读答案及译文

5.《子鱼论战》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6.《移树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7.论语阅读答案及译文

8.《左慈》阅读答案及译文

上一篇: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下一篇:走进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