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与沙阅读及答案

2020-04-27其他类

  河与沙

  周 涛

  沙漠对河流说:结束!

  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

  ——题记

  在新疆生活的这么多年月里,我非常幸运地见识了它的那些著名的河流。的确,我非常幸运。

  伊犁河、巩乃斯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额尔齐斯河、叶尔羌河、多浪河……河流给人留下的往往是永难磨灭的记忆,是丝缕一般柔长的诗情。虽然水和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奇怪的却是河与河完全不一样。

  叶尔羌河完好地保留了一副古代河流的面貌,在洪水期,它宽阔的河床里流泻的仿佛不是水,而是奔腾拥挤的骆驼群。额尔齐斯河有着令人惊异的风采,它水量的充沛和纯净近乎神话,它的浪涛如同众多大块的碧玉倾泻翻滚。还有塔里木河,那是一支忧伤的歌,它默默流淌,告别一个又一个绿洲,然后义无反顾地走进沙漠……还有呢,还有伊犁河和巩乃斯河,我曾多次写到它们,但始终不能真正表达出它们的神韵。

  如果说我对新疆有一种无法抗拒和割舍的爱,那么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缘自这些河流。河流这些生命之蛇缠住了我的心。

  与河相反的是,我这么多年走遍了新疆的许多地方,穿越了无数的戈壁和碱滩,却很难深入地见识到沙漠的真面目。我与最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森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共居一域,但始终没有真正见到过它们。它们就像传说中的巨蜥,时常留下足迹,却难见真形。

  于是我经常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些画面:河与沙漠的关系如同一些生命之蛇与几只巨型蜥蜴之间的生死博斗。河想包围沙漠,缠住它并消解它。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向蛇扑去,并一口咬断它。

  那些消逝的河啊,是怎样地被咬断,然后被吞没……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人是多么灵醒的动物啊!

  我看到过西海固作家王漫西的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1972年,西海固大旱,我采风去某村找一位烧窑师傅,他说:‘你是走州过县的人,咱这里人都说地球把把子(把柄)快磨断了……是苏联专家测出来的,正拿电焊机焊着哩。电焊机把天都烧红了,山干火燎的,牛赶到山里只吃空气没有草。咱这里人说,焊住了我们就不用迁了,焊不住我还要迁走哩。’”

  这正是大西北的贫困缺水地区的人民群众所独有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的表白,也是由他们口头创造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今众多的有关生态环境的呼吁文字中,我没见过比这更绝妙的。烧窑师傅的想象力真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 那些不会逃跑、不能移动的树,那些在人类兵团到达后像成群成片的俘虏一样等待砍伐的树,那些身材高大、枝叶俊茂但敌不过一柄斧锯的树,那些在微风中哗笑着本来想当人类的朋友却不料成为屠杀重点的树……及至想起,为时何晚!

  现在怎么办呢?现在栽树吧!树是人类的最忠实的朋友。有了树,沙漠敛威,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一根伟大的“魔杖”——就像古老的神话中传说的那样。

  至于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除了近百年来遭受破坏,过去在历史上可是一直受到热爱和歌颂的。一本书上说道:“在成吉思汗的后裔中,对流水的崇拜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中学时读过的题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那几句古歌——

  啊,静静的顿河,像是我们的父亲!

  啊,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14.(1)作者用“奔腾拥挤的骆驼群”比喻叶尔羌河,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3分)

  (2)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支“忧伤”的歌?(3分)

  15.“人是多么灵醒的动物啊!”人的“灵醒”表现在哪里?(4分)

  16.(1)从上下文看,“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人”有怎样的行为,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17.结尾引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几句古老的歌词,有什么作用?(6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强调“的确,我非常幸运”,是因为自己曾亲眼看到了那些河流的不同神韵,感受丰厚。

  B、将河与沙漠想像为蛇与巨型蜥蜴,形神兼似,十分准确地表现了河的警觉与沙漠的凶猛。

  C、“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一句的意思是,生存环境恶化了,人才意识到了树的存在。

  D、“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是对题记“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的一种解释。

  E、结尾提到成吉思汗后裔对流水的崇拜,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有着优良的传统。

  答案:

  14.(6分)

  (1)浪涛翻滚、水量充沛、水色浑浊。(3分,每点1分)

  (2)它默默地滋养了绿洲,自己却在沙漠中消逝,令人伤感。(3分,每点1分)

  15.(4分)西海固人对环境恶化有危机意识。烧窑师傅有神奇的想像力(或:危机意识的表达很有“艺术性”)。(每点2分)

  16.(6分)

  (1)环境恶化了,才想起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含着对人类的批评。(2分,每点1分)

  (2)狂妄地乱砍乱伐。助沙灭河。(4分,每点2分)

  17.(6分)①强调了河流是生命的开始。 ②表达了对河流的崇敬与赞美。③强调了河流历经沧桑。(或“用河水的混浊,强调了河流遭受的破坏”)④呼吁人们保护河流。⑤表明人类对于河流的依恋与崇敬是共同的。 //⑥照应题记,使文章首尾呼应。⑦使结尾含蓄而凝重。(增加了沧桑之感)⑧给文章增加了文采(文学性)。(每点1分,答出6点即可。)

  (以上18—20题,意思对即可。)

  18.(4分)A D(B、“河的警觉”错,文中没写河的警觉,“警觉”的是沙漠。 C、“树的存在”人没有忽视过,但在意的只是树的经济作用;“才想起的”不是“树的存在”,应是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E、“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错,本文无此意。)

【河与沙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河与沙周涛阅读答案

2.《沙枣》阅读答案

3.涴溪沙阅读答案

4.《沙枣》 阅读答案

5.《沙之聚》阅读答案

6.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阅读理解(附答案)

7.界河阅读答案

8.野河阅读答案

上一篇:白居易诗歌鉴赏下一篇:涴溪沙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