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形成》阅读答案

2020-06-17其他类

  阅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概括出,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我们透过三国两晋时期关于茶叶情况的零星史实,联系汉以前的茶史资料.多少也就能够朦胧看出,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系统初步形成的时期。

  我国发现、利用和饮用茶叶的历史虽然非常悠远,但是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稀少,以至对这时的茶,只能称之为是一种只流传巴蜀的区域性的简单饮料文化。至两晋以后,随着茶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会、相融和相互影响。也随着文献记载的增多,这才初步显示和构建出了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举例来说,由于士人愈来愈多的卷入饮茶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和出现了杜育《赋》一类专门描述茶的茶文化艺术,而且也为茶叶抹上丁一层节俭、朴素、清淡廉洁的色彩,使茶叶文化多少注进了一些儒家“尚仁贵中”的基本思想.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同时.随着这一时期道教和佛教在我国的广为传播,孕育中的茶叶文化,也自然地融进了不少道教和佛教的有关思想和文化内容。这一点,我们从陆羽《茶经》引述的《神导记》中的“丹丘子赠大茗”的故事,《食忌》关于“苦茶久食羽化”的传说,就可明显看出,这即是两晋时茶叶文化受道教文化影响的反映。至于佛教,《茶经》中也搜录有晋《异苑》剡县陈某以茶祀坟获报的故事,《续名僧传》关于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饭所饮茶”的记载等等。前者一看即知,宣传的是因果报应思想;这里也清楚看到了佛教和我国茶文化的联结。

  不过,这里需要补充几句,在晋以前或我国茶叶文化早期阶段上,就佛教和道教对茶叶文化的影响来说,道教的影响可能大些和直接些。因为佛教虽说是西汉后期就传至我国,但其教义的“中国化”,还是后来禅宗兴起以后的事情。关于这一看法,有人可能会引“西汉甘露天师”植茶蒙山,来说明佛教与茶的关系比道教更早,其实蒙山茶的传说,现在好像与佛教有是,但开始可能是道教所编或僧道共编的故事,是晋朝以后佛教为和道教争夺肇创茶业的功绩所编织出来的。这等于两教在南北朝编造的《清净法引经》和《老子化胡经》等伪经一样,前者称释迦牟尼的二个弟子:一为儒童菩萨孔子,一为光净菩萨老子;后者则反过来把释迦说成是老子西出教化出来的弟子,所以,关于蒙顶茶系西汉甘露大师手植的传说,纯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这时的茶叶文化,除和儒、佛、道有所交融,在精神方面揉进了某些儒、佛、道哲学思想外,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较汉以前有了不少提高。如汉以前,我们无法知道其时是否有专门的.茶具和以茶为礼的情况,王褒《僮约》“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二句,前一句古作“岛鳖烹茶”,不作茶作苦菜解,后面的“具”当然也非指茶具;后一句虽然一般都肯定刘武阳去买茶,但是否用来祭神敬客呢?就不敢说了。但是,西晋时,如《世说新语》任育长至石头城看到的“坐席竞,下饮”,杜育《赋》“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等描写,这时不但明显看到了“以茶待客”的礼俗.而且这时对烹茶用水择器,也已讲究,以至各地每个人对饮茶用具的产地和式样都有所推崇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举一些,但就上述几点,我们也能看出.这时我国茶叶文化的脉络,已油然浮现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晋朝是我国传统茶叶文化能可确定的形成阶段。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以前乃至三国时期,只有在巴蜀一带才能喝到茶。

  B.两晋以后,随着茶叶文化的传播,茶叶产量的增加,初步显示和构建出了我国古代茶叶文化的特点及系统。

  C.茶叶被人为的抹上了一层节俭、朴素、清淡廉洁的色彩,这样茶就成了儒家“尚仁贵中”的基本思想的代表。

  D.茶文化的形成,不仅要考虑其精神内涵的形成,还要考虑物质因素。

  2.下列对文中有关宗教内容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加点的“前者”是指“丹丘子赠大茗”的故事和“苦茶久食羽化”的传说。

  B.作者认为西汉甘露大师可能是僧人,也可能是道士。

  C.《清净法引经》应该是一本佛教的经书,其中所称的“儒童菩萨孔子”就是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D.由于两晋时期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这时期的茶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它们的影响。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教义的“中国化”时间不晚于晋朝的建立。

  B.禅宗兴起以后,佛教和道教对茶叶文化的影响就开始并驾齐驱了。

  C.佛教和道教编撰伪经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争取信众。

  D.我国传统茶叶文化一定是在晋朝开始形成的。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阅读答案

  1. D(A 流传于巴蜀一带不代表中原地区喝不到 B原文并没有“茶叶产量的增加”这一条 C与原文的表述在程度上有较大差异。)

  2. A(前者是指晋《异苑》剡县陈某以茶祀坟获报的故事)

  3. C(A据原文第三段开头,晋朝建立前,佛教教义并没有“中国化”;B“并驾齐驱”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D原文是“能可确定”。是指目前能够确定的。)

上一篇:茶文化诗句下一篇:关于冰的童话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