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学案设计

2020-04-26劝学

  《孙权劝学》本文简练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分享了《孙权劝学》学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知识链接】

  一、有关文中人物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二、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人。家居涑水乡(山西省西南部),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宋神宗即位,诏为翰林学士,以不善骈文坚辞不就,乃任御史中丞。熙宁三年(1070),神宗和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15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年(1086),起任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请君入瓮 口蜜腹剑 桃李满天下 冰山难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资治通鉴( ) 卿( ) 邪( ) 涉猎( ) 孰( ) 遂(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孤: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博士:古义 今义 )

  (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耳: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往事: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既更刮目相待(更: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3、辨析一词多义

  当:①当窗理云鬓( ) 就:①蒙乃始就学( )

  ②但当涉猎( ) ②指物作诗立就( )

  ③当涂掌事( )

  见:①见往事耳( )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2、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3、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用原文回答)

  4、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5、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

  合作理解探究

  深入理解课文,探究人物人格魅力。

  1、品味孙权的话语,你认为孙权说话的技巧在哪里?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什么心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2、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后,为何“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堂检测:1、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称谓是不一样的:“卿”是___;“孤”是_________;“寡人”是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4)但当涉猎 涉猎 ;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2、翻译下列各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本文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4、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拓展延伸 : 阅读《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 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今(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

  (3)但当涉猎 但( ) (4)恐已暮矣 暮( )

  (5) 盲臣安( )敢戏君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3. 晋平公担心学欠好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肯学的原由是____________.(不超出五个字)

  4.比较赏析:

  (1)《孙权劝学》主要采用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孙权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鲁肃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的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指____________,他这样认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____________的意思,他这样理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有哪些含义。

  6.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现在 (2)用 (3)只是 (4)晚了,迟了

  2.(1)我难道想要爱卿你学习经书礼法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吗?

  (2)少年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光明亮。

  3. 年纪大 事务多 4.(1)语言(对话) 有政治远见、善于劝学 敬才、爱才 对比

  (2)对“暮”的含义说法各异。答案: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吾年七十”,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引出秉烛之喻。

  5. 字面:赞许,深层意义:平公对师旷的赞许。

  6、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孙权劝学》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孙权劝学》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1.《孙权劝学》导学案设计

2.《孙权劝学》优秀学案设计

3.《孙权劝学》导学案

4.孙权劝学教学案

5.《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6.孙权劝学学案及答案

7.《孙权劝学》教学案

8.《孙权劝学》优质学案

上一篇:孙权劝学教学案下一篇:《孙权劝学》优质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