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大瀑布观赏记散文

2019-04-12散文

  那天清早,我们离开多伦多,前往200公里外的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城市尼亚加拉市,游览和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与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的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

  早年在国内的电视荧屏上,在《地理杂志》上,都看到过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画面,它是一座在平原上因地壳突然断裂坍塌而形成的大瀑布,跨越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境。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来自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边界的尼亚加拉河,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河流,该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多,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尼亚加拉瀑布实由三大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美利坚瀑布、新娘面纱瀑布和加拿大马蹄型瀑布。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其形如马蹄;美利坚瀑布在美国境内,由山羊岛隔开;新娘面纱瀑布,由月亮岛隔开,也在美国境内。在美国境内看尼亚加拉瀑布,只能是一个侧面,而在加拿大可以一览全貌。

  为了观赏瀑布的景点,不留一份遗憾,导游为我们安排了三个地方赏景。一是在高空塔上观赏;二是临河凭栏隔岸观赏;三是乘船游览观赏,通过这三个地点观赏,全面记录尼亚加拉瀑布的天然美景。

  我们首先登上了位于加拿大引以为傲的建在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天虹塔”。“天虹塔”是加拿大当地旅馆系统最高的一座多功能塔楼,高达160米。乘坐通往塔顶燎望台的电梯,一半是圆弧形,镶着钢化玻璃,可以在电梯升降时欣赏窗外风景。塔里的空间还设有商店、剧院,游戏场所,最上层是360度旋转式餐厅和观景台。观景台高耸入云,四周为了保护游客安全,设置了坚固的铁丝网,为了方便游客拍照,铁丝网的网眼明显加大了,相机拍照的镜头可以探出不受妨碍,游人个个称好。

  站在塔的顶端旋转厅窗口,能够清晰鸟瞰瀑布迷人的景色,可以观赏宏伟壮观的美国的美利坚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还有加拿大的马蹄型瀑布;可以看到瀑布顶端上面望不到头的闪亮湖水群,真是一幅完美无缺的瀑布组合图。

  旋转厅旁就是宾馆的高级自助餐厅。坐在餐桌旁,可以一边品尝服务员配送的咖啡、美味牛排、烤鱼和烤土豆等佳肴,还可以透过宾馆餐厅明亮的玻璃窗,轻轻松松的随心所欲地观赏加美共享的三个瀑布,观赏加美两国边境的自然风光,观赏尼亚加拉湖畔加拿大漂亮的小镇容貌;可以清晰看到对岸美国一侧的村庄和林带及公路。在塔上,能看清楚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原来是来自岸上一望无际的碧波荡漾的河流所为,它们从远处的河湖奔涌而来,在山岩石的地方折腾后形成90度的瀑布被突然摔下,于是便形成了惊心动魄的瀑布飞泻,形成了蒸雾飞沫的壮观,而这一景观在美国一侧几乎是看不到的,所以在美国一边的河面上,伸出了一具长长的脖子般的悬空观赏台,供游人登临赏景。而加拿大是一侧,是岸对对面的瀑布,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是观赏瀑布得天独厚的地方。在高空鸟瞰瀑布,所有的形状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助餐后,我们乘电梯下塔,徒步去河岸的抚栏边面对面观赏瀑布。站在抚栏旁,只见脚下的河道险峻异常,水流湍急,随着对岸阵阵瀑布飞泻,震耳欲聋的声响由远而近,瀑布窜出的口岸,白浪飞舞似在翻滚,奔涌急下形成河道水势汹涌。岛的西面是加拿大的马蹄瀑布,岛的东面是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从马蹄远方拐弯的地方看陡然下落的白色水瀑,犹如白云升腾,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在瀑布的冲击下,清碧的河水一次又一次被魔术般地旋成了纯白色,淡云水雾从谷底蒸腾而起,不断向天空飘浮。在吼声如雷的瀑声中,河面上立即浮起一层层一团团水泡沫,随着漩涡在飞快旋转,形成了一个似白色般的圆形图案。水面上有来来往往的观瀑船似入雾中,迎着风和浪前行的加美游船,被裹在了蒙蒙的雾气中,只看到船上甲板上的游客在伸手欢呼!也许这时,观景的人们才会感到真的不虚此行。在这里,即使你是出笔很快的写手,千变万化的景色会使你来不及描述这美丽的景色,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无法真正体味到瀑布那种震撼人心灵的美感。

  欣赏了加拿大马蹄瀑布,我们又观看与美国相临的两处瀑布。美国一侧的瀑布虽然也腾起水云,但由于瀑布不是呈马蹄环状,所以大一点的瀑布显得平面宽阔,像是武打片中的老发师肩披的白发,蓬勃松松散开。从高处往下看,上流的河水突然跌落,先被一个石台挡住,激起高高的水雾,然后又从白云般的谷底升腾起来,慢慢飘散开来。那小瀑布确实很像一层新娘穿的婚纱,故称之为婚纱瀑布,显得有点秀气。水面上,成群的海鸥在欢腾,它们或翱翔于涧谷之中,或浮卧于水面之上,或相互嬉戏。美国的两个瀑布和加拿大马蹄瀑布遥遥相望,相映成趣。

  在岸上观赏瀑布景之后,在导游引领下,我们乘车来到了船码头,排队走上了观赏瀑布的游览船,就要身临其境地乘船进入河谷与瀑布亲吻,与水为伴在浪谷中穿行,近距离观赏气势磅礴的瀑布。大家都觉得导游为我们安排的这三步赏瀑曲很有意思,真是过瘾了。

  这是一艘能载300多人的游船,船有二层,甲板很宽敞,四周有铁栏保护。为了防止瀑布撒野泼水,上船时每个人都得穿上塑料雨衣,雨衣是免费的,由船码头分发,加拿大这边游客穿的是红色雨衣,上面写着中国制造。船码头的对岸就是美国船码头,双方看得清清楚楚。对岸的美国游船上的游客穿的雨衣是蓝色或绿色的,所以船在河面上穿行,要知道是哪国的船,除了看船上被水打湿卷起的国旗,看一看游客身上的雨衣就知道了。

  游船在尼亚加拉河中绕过码头水域,开始顶着碧水和浪花,迎风穿梭于汹涌的被瀑布冲得旋转的漩涡外;穿行于腾空飘逸的水雾之中。游船下层的空间中央设了一些座位,但几乎没有人去坐,而我乐意坐着,因为船的上层甲板会挡住雨,不怕水淋,还可以自由拍照。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爬上二层甲板,迎着瀑布泼来的风雨欢呼。听瀑布发出声色威严的轰鸣声,还有迎面袭来足有五至六级的风,那些溅起的水雾反复被风卷起来,在整个瀑布的上空飘拂,瞬间又似腾起的迷蒙的细雨,变化无常。

  此时,所有的人在船上被水狂泼后淋湿,为了捕捉瀑布景观,游人们打开相机与手机,用雨衣挡住飘来的大小的水珠,对着瀑布近距离捕捉美景拍摄,所有的人都深深被尼亚加拉瀑布的爆发力所震撼。

  瀑雨渐行渐密,到靠近瀑布的水雾边界时,忽如天又降大雨一般,倾刻之间,雨衣上又一次被浇得水流不止,船的甲板上满是积水。游船继续前行,又一次进入水雾中。我们犹如处在朦朦胧胧的混沌未开的世界中穿行,身前身后白茫茫一片。 雨雾交加,凉风习习,淋得我们眼睛都难以睁开。我们只好闭起眼睛,用心灵去领略和感受这份天赐的惬意。体验这种纯属自然又让人觉得超乎自然的感觉。

  在瀑布的一个河弯口,游船掉转了方向,咫尺之外看到了缕缕阳光和瀑水亲吻。船过美国的两处大小瀑布,又像是眼前的天地间又撑起了宽大的白色屏幕。瀑布的咆哮声宛如马匹的嘶鸣,游客被震耳的水声与被纷飞的水雾刺激得欢叫起来,一些游客干脆脱去了衣服,让雨一般的水珠浇在身上,简直像落汤鸡一般,但没有听到埋怨,因为这一切都是大家心甘情愿的,被水袭击过的人个个捧腹大笑。因为人生一世,能够近观尼亚加拉大瀑布,这种喜悦和震撼本身早已超越了一切。

  当我们的船进入马蹄形瀑布的河口,在狂飞的水珠中,我突然看到了阳光正斜照在似雾似雨的瀑布上,顿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上下二条美丽的彩虹,那彩虹交汇在飞瀑的上空,堪称观瀑奇观。坐在我旁边的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常有彩虹出现,但同时出现两条彩虹的,堪称是经典一绝,你们真有眼福。”说话间,船上所有的人举起了相机和手机。我荣幸抓拍到了这一美丽景观。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大家都被瀑布的雨水浇了个透,有的竟然不剩一根干线,但每个人兴致十足,脸上都是微笑!

  在船返航途中,我们平视瀑布,真切地体味大自然鬼斧神工赋予的美妙奇观。不禁使人心里涌起一股激情,与大自然产生了共鸣。这时,我们又看到了离船码头不远的河上有一座大桥,横跨加美两岸。这桥被誉为“彩虹桥”。桥横跨了瀑布下游较狭窄的尼亚加拉河,在桥上步行四至五分钟,便可从美国走到加拿大。据说最理想的地方还有站在彩虹桥上观瀑。相传当年拿破仑的兄弟曾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到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从此使得尼加拉瀑布蜜月之旅蔚然成风。后来,人们纷纷仿效这一做法,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中,就有不少新婚燕尔的年轻人,亦成为了这里旅游的一大特色。所以如今横跨加美的“彩虹桥”又获得了“蜜月小径”这样一个动听的美称。但是那桥管理很严,美国一方需要用签证才能过往。如果你是加拿大的公民,那么没有签证也可以自由出入。因为时间关系游客大多不再去登桥,大家在游船上拍一张照片,看一眼“彩虹桥”就算是领略了心意。

  上得岸来,再次眺望瀑布全景,觉得又有了不一样的风景,真是常看常美,常看常新。经过在加拿大尼亚加拉三个不同的地方观瀑,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视角领悟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美丽,使我们对这些瀑布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多了一份恋恋不舍的亲近感。观赏瀑布,亲临瀑布,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比震憾。这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动态美,是一种生机盎然的美,是令人亢奋和沉醉的美。当你带着一份探究的心情去欣赏它们的时候,心无法静下来,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会振奋起来,随之而呯呯地跳跃!

  到过许多地方,看过国内外许多大大小小的美不胜收的瀑布和瀑布群,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它们独特的美。曾经沉醉于那些淑女般秀美或武士般的勇猛的瀑布之中,钟情于它们各自的飞泻之美,曾经为它们这样或那样的美丽和壮观倾倒,为它们写过可诵的诗文,一直引以为傲。

  但是,当我在异国他乡的尼亚加拉观赏大瀑布之后,我忽然之间有了新的感悟,感觉到了大自然给予这个世界的壮美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大有大的美,小有小的美,只是大自然通过水的演技,把不同的美给予了这个世界。当无数人的脚步把通向瀑布的路碾成千古奇观,我要把最深长的思考告诉后来者:凡是美的地方,凡是有风光的地方,都阻挡不了人们探寻的脚步!

上一篇:甚是想念散文下一篇:我看见了你的不容易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