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足迹散文

2019-04-12散文

  心中不断有惦念的思绪,那种让人不由自主想呼吸,想看望……或是久居闹市,或是身上流淌血液的本能,更多的是对母爱伟大的一种敬意,怀着种种记忆的点滴,骑行出发了。

  离小小县城5公里左右,坐落着一个叫流芳第的小村庄,那是母亲的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我儿时期盼去做客的地方,更是青春年少树立“孝”感的启蒙之地。从县城出来,经过人民医院,就是一座西霞山桥,桥下哗哗哗的河水,在儿时记忆中清澈见底,每每夏天,就会和邻居同伴到这嬉戏、玩耍,依旧清晰记得跟水亲密接触那种把持不住的感觉,让我今天还怕水,只会在泳池泡泡水。过了这座桥,就是离开县城,划分为古田村,这个以欧阳姓氏为主的大村庄,在各个年代都出过各方面人才,可以说人才辈出。过桥入眼的是一座小山坡,沿坡住着的几十家人户,惹人注目的是一座叫“接官厅”寺庙,这是一座因地名而建小寺庙,庙不是很大,但是来烧香祈福的人们不少。在小时候,我会跟随母亲到庙宇烧香、祈福,看到这个庙宇名字,问母亲:谁来当官,要接他吗?母亲耐心解释名字的由来,可今天已经随着时光流逝淡忘其中了,庙宇依旧在,娆妖烟烟,祈福平安,只有对母亲和蔼可亲颜容的回忆。上了小山坡,就是一个九十度转弯的交叉口,给你眼界打开。泥泞的道路,承载着这几个村子人们的出行,到了雨天,更是为出行的村民捏一把汗。

  如今,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像似一条彩带,徜漾在禾苗中间,给田地增色,更是让村民踏上一条致富之路,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更是方便老少出行了。到了古田桥,可以真正说到了古田村。在年少时,家境还好,吃喝穿无忧,母亲在自己娘家,排行老大,总是不断的帮衬外婆,舅舅们娶妻、生子、做房子,外婆生病就医等等。记得初中的一个夏天周末,母亲买好一个猪心,叫我骑自行车给外婆送去,那时候刚刚学会骑车,很兴奋的出发了,一路哼着歌,来到古田桥,顿时傻眼了,因为下雨,木板散落在河床上,已经没有桥样了,一个个桥桩裸露着,仿佛在和湍急的河水抗争呢!进退两难,心想:外婆心脏不好,等着猪心配药,怎么办才好呢?好在,有一群中年男人过来了,帮我趟着河水背过自行车,拉着我摇晃过了河,那时害羞,来不及说感谢,男子们已经走远了。今天,站在平坦而宽敞的水泥桥上,没有了害怕和犹豫,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由衷感谢党的政策好,百姓生活也是日益改善和提高。眺望远处,绿油油的稻田,日出而作的农民一定期盼喜获丰收呢!过了“水需寨”,就到了“流芳第”。第一次对它有记忆是小舅结婚的时候,舅妈是县城附近村的,下嫁更远的村子,排场一定要隆重,那时父亲开着车子送去嫁妆,又接新娘子,给足了面子的。按农村习俗,接新娘回家要很有讲究的:伴娘团几人,谁来撑伞,入祠堂过簸箕,跪拜,敬酒等等,大人们忙碌几天,而我们小孩可以开心、随性吃喝,那时想:真喜欢这种生活啊!记不得吃的什么、玩了些什么,只是那时的快乐感觉,给我注入知足的幸福感。外公早逝,外婆修长,能干,里外一把手,在那个物质匮乏、凭票购物的年代,还让五个子女上学,多少有点文化知识,明白事理,今天看来,或多或少是教育理念的意识在支撑的。外婆家,是客家人喜欢群居的那种围屋,正门是雕有“流芳第”的石牌扁,两根石柱左右站着,像两个战士,风雨无阻站岗,那高高的石板门槛,显现出那时围屋人家规矩和兴旺。门前一口大池塘,就是年年有余习俗的最好体现,池塘边还有一个大晒场,每到稻谷收成时,家家户户都在这晒谷子,金黄金黄的稻子犹如一张地毯铺在晒场上。

  冬天,更是孩童们跳绳、捉迷藏、打闹的好去处,自由自在嬉戏、玩闹,甚是让人回忆和想念。经过正门,就是用长条石围成的沟沿,围屋除了正门还有四扇小石门,方便居住人家的出行,其中一扇小石门门口有一口方井,清甜的井水承载着围屋人家的日常生活用水,每每天刚刚亮,户户人家男力就会有挑水模式出现,女户就会提着自家衣服在井边洗,一边还聊着各自的见闻,总会热闹好些时候。进了小石门就有长石条垒成的沟沿,走过笔直的沟沿,进入祠堂,有一口天井,站在天井边,天晴时,一线阳光射进,给整个祠堂光明与希望的感觉,下雨时,一缕缕雨丝泄下来,哗哗的落入天井,唱出和谐的自然之声,给我们年少的孩童们幻想和不解。沿着祠堂周边就是各户人家的居住地,四周通透,门户对称,外婆家有四间房,厨房和客厅在一起,那些刷有红漆的大门、茶几、屏风、四方桌椅,足以说明她的吃苦耐劳、利索能干;雕有花鸟装饰的木板大床,扎实而稳妥,每每小住外婆家,睡在其中,闻着泥土清新气息的地板,憨实牢靠的大床,外婆和风细雨的疼爱呢喃声,幸福之感依旧在心中荡漾。骑行到这,面目全非,早已没有往日的热闹和人来人往的气息,残石倒地,锈斑盘满,杂草丛生,还好修缮过有点原貌的祠堂还在,住着这里的人家,在党的好政策下,住上小洋房,过上幸福生活,只有在习俗的清明时节回到祠堂,祭拜先祖,可能儿时的片段,也是一闪而逝,让后生们记忆的也只有这种仪式罢了。啊!那棵曾经硕果累累的梨树,还依旧在池塘边站在,仿佛是在诉说着这叫“流芳第”老宅的兴衰历史,更是看到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和善为人,而摇曳着、自足着……

上一篇:用爱做馅的饺子散文下一篇:华歆和王朗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