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梦散文

2019-06-19散文

  我家住在抚顺市东洲区平山街,和闻名遐迩的平顶山遇难同胞纪念馆仅一箭之遥。

  我家于1955年搬到这个地方,这里有20多栋用土坯盖的平房。每栋平房住5户人家,是抚顺矿务局十一厂为解决职工住房难盖的简易房。父母、外婆、我们兄妹5个,全家8口人蜗居在这简易房中艰难度日。这个地区居住的千余户人家,绝大部分是抚顺老虎台矿、龙凤矿、胜利矿的职工家属,有些人家居住的简易房还是日伪时期盖的。我家的老屋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已经抵不住岁月的磨砺。冬天北面墙壁结满霜花,夏季,屋顶经常漏雨,能接水的家什都用上了仍无济于事,那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1968年我下乡插队,1971年入伍,1976年复员后。时隔8年之后,又回到了这间老屋,老屋旧貌依然。此时,我已27岁,又是家中老大,我的婚事在父母心里已是迫在眉睫。但是,苦于没有房子父母愁够呛。没有办法,父亲找了一些废旧原材料在老屋前面又盖了一间简易房,这间简易房成了我和妻的爱巢。

  1996年,父亲不幸去世。此时,我们兄妹都已结婚,搬出了那间老屋。许是母亲怕拖累我们这些当儿女吧,她坚持寡居在那间老屋里。我们都盼望着那间老屋能早点儿动迁,使母亲早点儿住进楼房。此时的母亲已从风华正茂的中年走到了古稀之年。我暗自祈祷,动迁的日子能早些到来。

  2005年,抚顺市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开始了。这年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母亲和许多在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老邻居们终于迎来了动迁的日子,母亲满是沧桑的脸乐开了花。

  经过一年的建设,这个地区数十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整个小区处处生意盎然。2006年10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母亲领到将近50平方米新房的钥匙时,她和那些相处了半个世纪回迁的老姐妹们相拥而泣。那是高兴的泪,那是想流,却积攒了半个世纪而未能流出的高兴的泪啊!

  我的母亲和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父母一样,终于在有生之年圆了她们的梦----她们的楼房梦。

上一篇:心灵一点通散文下一篇:灰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