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七彩虹桥散文

2019-12-31散文

  有个地方,看过了,便难以忘却,日里夜间总会想起。古老的驿道、宏伟的宗祠、清澈的水库、神秘的神仙洞、奇异的七星拱月、千年的银杏和古樟,映衬在油菜花灿烂的色彩中,那种沧桑古朴的美,绚丽摇曳,宛若一幅山水画卷,淡雅地挂在记忆里,犹如一朵鲜花,静静地开在心中,令你魂牵梦萦。

  这个地方就是上饶市铅山县虹桥乡。

  相传,清康熙年间的一年初夏,天空乌云翻滚,暴雨瓢泼,下了三日三夜,一时山洪暴发,冲垮了河上的独木桥。雨后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座耀眼彩虹,刚好落在被冲垮的独木桥上,顿时形成一道亮丽景观。百姓认为这是天意使然,不敢违背上苍意愿,于是众人聚集资金,在落下彩虹桥的地方,很快修建起一座石拱桥,竣工之日,起桥名曰“虹桥”。后来将地名沙溪也改名为虹桥。桥中外沿石刻有虹桥两字,落款为民国十年重修字样,桥上现有桥碑铭一块,碑记字迹已模糊不清。

  虹桥乡素有“七彩虹桥”之称,就是她拥有七种生态植物和丰富的地下矿藏。分别为:“红、绿、黄、蓝、黑、白、紫。”

  虹桥乡村没有对外开放旅游,是未被开发的古老村落,保持着原始而完整的人文历史景观。古老悠久的建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古宗祠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建筑物不仅是铅山现代建筑的借鉴,而且成为历史文化遗产,欣赏古建就好像翻开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村里的宗祠大门平时是锁着的,不让外人进入,没有熟人进了村子里也看不到。幸好认识乡政府的退休干部老宋,他和这里的村支书熟悉,能带我们仨进去。当时给村支书打了电话,说明了我们远道而来的想法,村支书爽快地答应了。

  冬日里的阳光挥洒在村道上,让人感觉到一片温暖。一进村向左走不远,是一片竹林,竹林对面的高坡上有两棵红枫,枫叶很扎眼,十分好看。叶坞王家自然村的粉墙黛瓦就掩映在这些树丛后。村子不算很大,一百多户人家,大多数是王姓,听得到从村子里传出来的鸡鸣和狗吠声。狗见生人就叫,害怕呢!看得出,这里没有已经开放旅游的那些村子富裕和热闹,人们过着简朴单一的宁静生活。

  转过一个弯道便看到前面有一座宗祠,外观马头墙很雄伟,有些墙皮脱落,飞檐翘角带有徽派特色。门当户对旗杆鼎具全,门当之上,“王氏宗祠”四字苍劲有力,大门外两侧石刻一幅对联,左联曰:“源分婺水山接瑯玡宛尔罔川图画;”右联曰:“族衍新丰槐培世瑞远溯太原蒸尝。”宗祠一进为戏台,两侧是走马楼,大天井,二进为大厅,三进是上天井两边厢房,四进为正厅,两侧房间,中堂挂《三槐堂》,设天地国亲师位,左右对联曰:三槐忠孝山河壮,百代精英日光照。老宋请村干部捧出一只旧式木箱,取出族谱一套让我们拍照……

  我们一行人,沿着水泥路前行200多米,转向田野间的“徽饶古道”上漫行,在距离“八角亭”一公里的途径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沧桑,脚下鹅卵石磨得镜子一样,上面有古人走过,每一个石子仿佛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古道都有一个故事。昔时贤文云:“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叶氏宗祠与这条古驿道和永恒的日月一样,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我们是幸运的,能见到古驿道,还能在古人走过的路上走一走!这条古道自唐宋以来便是途径入闽的重要支路,一箭之遥的八角亭,古称“接官亭”,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叶氏宗祠当年先期建造时,因叶氏祖先大友公,曾经与当朝皇族有一段渊源,皇帝准许其按照银銮殿样式设计施工。经两年时日,一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长48米,宽30多米的宗祠,终于竣工使用。其规模之宏伟,建造之辉煌,堂名为《四知堂》,无不令人赞赏,进入宗祠道路边,竖立石碑刻录:“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里历史背景深厚、辉煌,皇城内宫除夕夜放天炮辞岁,大年初一放天炮迎新年;叶氏宗祠却能享誉除夕夜放地炮辞旧,初一放地炮迎新的殊荣,这种光宗耀祖的习俗世代相传至清末民初。

  甲午仲冬,我随“鹅湖文学写作班”一群文友,在乡领导和老宋的引导下,重游虹桥乡村,仍然兴致勃勃。因时间关系,我们一行20多人先后游览“王氏宗祠”、“叶氏宗祠”。我又来到上次因关闭大门,而未识“庐山真面目”的王坂村新丰“丁氏宗祠” 采风。来到村口时,村支书早已等在那里,他领我们来到宗祠大门外,他抬头指着上方嵌石刻“丁氏宗祠”几个字,如数家珍地说:“有六层石刻浮雕造型精美,丁氏宗祠座西朝东,青砖黛瓦,呈现长方形的砖石木结构,四周长40米,宽20米,高8米的封火墙,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于乾隆四年(1739年),距今已258年。该祠堂是附近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宗祠”。

  进入祠堂内,我们果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老宋接着说:“进入大门第一栋木质建筑为古戏台,台下是祠院,二栋为中厅,左右雕梁画栋,气势雄厚古朴,过中厅是天井,两侧雕花木窗,各有两扇石耳门,更加吸引人的是最后正厅建筑,堂中设置供奉其祖先位牌,天地国亲师位之上,有《梦松堂》匾额。右侧联:经天纬地大文章;左侧联:爱国忠臣真气节。大堂后院拖步,有千年古樟笼罩。”

  这时,我心想,这里或许就是一座全乡唯一没有见过人工修复改造的宗祠。满眼原始完整的戏台、老旧天井、一、二进古典厅堂、框格厢板、木质圆柱、雕梁画栋、木雕精致,风火墙古色古香,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古宗祠建筑年代久远,镌刻人物花鸟鱼虫自然流畅,栩栩欲飞。两侧厢房雕刻窗花工艺美不胜收,历经几个世纪风雨,老墙古樟、长方形青石板天井迄今保存完好,让人叹为观止,游兴冲冲。

  因时间仓促,虽然各处景致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般采风,但印象深刻,保存完整的古老宗祠令人称奇。我们慎思追古,纷纷感慨道:所在位置就是一座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文物宝库。村、乡因向县、市文保部门上市报审批立项维修保护,为今后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域内旅游业开发做好前期准备。

  重游历史文化深邃浓郁的“虹桥”。在那柔软的时光中,去触摸历史悠久的传统“宗祠文化”。这里有人们向往的自然山水景观和历史景观,理应去感受她的魅力所在。体验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湖泊——桥亭水库垂钓的乐趣;品尝熠丰休闲山庄——瓜果飘香原“知青创业队”的美食,沾沾森源村4万平方米为县域内最大石灰岩溶洞——神仙洞的灵气。

上一篇:感知太阳散文下一篇:太白散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