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天柱山散文

2020-02-21散文

  人生,就像一座高峰

  五月一日,闲得无趣,便随同蒋鲜花、郑阳娇、陈一慧去爬了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境内,处于长江北岸,第一次北上登山,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五月,已入夏。外面正热火朝天,但却丝毫没有消磨我们爬山的意志。

  经过几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高山脚下。田野间碧绿的菜田,淡淡的香樟味,顿生一种感觉,陶渊明那闲步田间的雅意。

  抬头望去,密密麻麻的树,像一帷巨大的幕铺盖着山坡,望不见山顶。高耸的天柱山,就像一根巨大的擎天柱,直入云端。站在这巨人的脚下,才知道以前爬的庐山是那么渺小。

  天柱山,不愧被汉武帝尊为“南岳”.等斯山,给人的不仅是一种开阔的视野,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心境。

  李白诗云:“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可谓道出游客的呼声。凡至此者,未登山,则情早已满于心。

  登山,不仅仅是一种体力活动,也不是为了看风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陶冶,是一种情结。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盛爱登山,他们或结伴而行,或孤身前往,或平道而往,或曲路攀行。而登山必至顶峰,山顶乃是他们心中的归宿,是一种人生的挑战与体念。

  人生那能处处得意,失意是必然的,也是人生的必要。心情烦闷时,人生低迷时,喜欢结伴,或者一个人,登山山顶,感受自然的豁达胸襟,那么一切的沉浮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今至天柱山,亦如此。觉得此时的自己像是当年的杜甫,诗人当初登山不也道路险阻,但诗人没有屈服,而是直奔峰顶,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大胸襟,于是我顿觉鼓舞,直往山攀。

  每攀一步,都勾起我无限遐想。林木葱茏,稀落的鸟声,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这里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

  置身于天柱山,既能感受到塞北的戈壁、滩石,又能领略到江南的秀丽婉转。他,是一个多情的女子,自古吸引着文人墨客的心,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结。

  情结天柱山,不仅仅是种行为,而是一种归宿,一种心灵的寄托。他的巨臂可以紧紧给你温暖、安全感;他的素手可以轻轻抚摸内心的伤痛。来到此山,一切的烦恼,便像那山头的白云舒展开来。

  当年苏轼仕途失意,孤身一人,爬上这天柱山,不同样饱受险道之苦吗?然而诗人并没有退缩,他心中只有峰顶,这其实是一次人生之旅,诗人乃是同生命攀登,登顶后,那轻松畅快的心境,非诗人而无可会之。于是,东坡眷恋起这里的景致,他仿佛听到了天柱山的脉搏和心跳,是奔放的,豪迈的,就像那山下的长江水,浩浩荡荡。

  诸如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等皆至天柱山。他们不是莫名而来,而是带着一份情结。当白居易置身于天柱山,不禁吟出“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这是多么的豪壮,动魄人心;当王安石登山天柱山的飞来峰时,不禁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又是多么的雄心壮志,感染了多少沉迷的人们。是天柱山赋予了诗人灵感,他就像一个懂得人心的巨人,高大却那么谦和。

  文人们来此,已经不是纯粹的欣赏自然景物,而是在读一种心的呼喊。渐渐地,随着历史的沉淀,这种呼声,已经成了一种情结,一种心的归宿。

  是啊,人生,就是一座高峰,爬山,是最磨练心志的。那经过艰难险阻的登顶之乐,是沁人心脾的。于是,像品一杯酒,浓浓的香醇着整个大地;或是像呷一口清泉,淡淡的滋凉着燥热的心入到心田,就成了一种情结,像就一样,越久越香;像泉一样,越清越凉。

上一篇:山路弯弯山路长散文下一篇:我不懂的是我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