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满院经典散文

2020-04-23散文

  一杯清茶品出恬静的世界,一本好书读出百味的人生。

  —题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是古人对书籍的认识和看法。或许在那个年代,那些就是那时的读书人所追求的吧。然而,我也是读书人,也喜欢读书,或许只是读书的目的不一样罢了。我不知道书中是否真的有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无论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于我都没太多的关系。因为我读书是为寻求一块心灵的圣地。在那里,可以和作者来一次触动神经的心灵碰触,可以和作者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在那里,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百味人生岁月悠悠。

  捧一本书,在校园里的某个角落,随姿而坐。春风亦来,三月的柳絮亦飞,静静地阅读着手中的文字,兴浓之际,此时此刻,仿佛校园的这个角落就只属于自己,如此的恬淡和宁静。顷刻间,一切的风吹草动,一切的鸟语花香都不复存在了,这个小小的天地间就只剩我和手中的书了,或者说只剩我的意识和作者的意识了,两个意识,两种思想,有同有异,有合有离。

  读书就是读思想,读别人,也读自己。携一本《唐诗宋词》,可以梦回千年,听李白吼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可以在浔阳江头,和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那易安居士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和连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思汇成一个个画面,我一览无余,仿佛身临其境,却又遥不可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我隐约看到了一位美丽的'长发女子,衣抉飘飘,愁思却爬满了额头和发梢,独自一人倚楼而望。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所有的愁,都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生活总会有残酷和失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然而,茫茫书海,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孰好孰坏呢?于人有益的书便是好书,可增长见识,或可愉悦性情,或可引人思考,或可产生灵魂共鸣,说出了你想说的心里话。若只是消遣时间,打发无聊,读过便忘,不能给心灵留下碰触和感动,于生活及性情都无益,便是没有营养的书。好书可以是天文,可以是地理,可以是哲学和伦理学,也可也是散文诗歌小说等,一切富有灵性的文字都可以称得上好书。有些让人明白事理,有些让人提高心性,有些让人洞察世界,而有些让人思维敏捷。

  另外,要根据每个人爱好,兴趣和需要去读书。读书要读的轻松,没有负担,不能为付风雅。刻意的强求自己,逼迫自己,是不会从书中得到快乐的。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也比较喜欢一些国外的名著,一是贴近专业,二是心性的喜欢。读完杰克伦敦的《海狼》,让我领略到,在某些时候,人性的野蛮和生命的低贱。看完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我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到了18世纪的英国,看到了那时恋爱婚姻的道德伦理及人性傲慢与偏见的种种。通过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我跟随着一个孤儿的成长,目睹了19世纪的英国的社会风貌……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尽量求甚解,忘食也是常有的事情,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书架的某个小角落,席地而坐,一待就是一天。而一个人拿到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读到会意欣然之时,忘食是很正常的事情。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些经典的书籍,经过岁月打磨过的书籍,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的书籍,值得反复的阅读和认真的读。并且应该读自己读,读全集,而不应该像中学那样,在教室里和老师同学研究这样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说那么一句话?最后居然还得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那是应试教育中,扼杀学生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典范。

  似乎,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成天就是电脑相伴或沉迷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专业作业。校园的凉亭和草坪上闻不见一丝书香,而成为一些肆无忌惮的男男女女的专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若不读书,人类头上这个无知和渺小的“头衔”是永远也去不掉的。且不说为了人类的进步,作为学生,读书是我们的天职,而读好书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的选择。

  携一本好书,是缘。

  读一本好书,是贤。

  没有他求,只求让书香满院。

【让书香满院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书香的味道经典散文

2.书香情的经典散文

3.《榆梅香开满院红》散文诗欣赏

4.榆梅香开满院红散文

5.我从乡间来之花开时节满院香散文

6.浓浓书香情散文

7.书香人生优美散文

8.淡淡书香入梦来经典散文

上一篇:优美散文短篇清新下一篇:经典东北话小品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