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针线筐-生活散文

2020-04-25散文

  连队派来搬家的拖拉机,已经在院子门口了,帮忙的朋友忙进忙出,收拾东西装车,这已经是我家第五次搬家了。

  搬家了,我的针线筐装上了吗?老太太又再唠叨了。我放大嗓门对她说,装上了,你的老古董!

  忘啥也不会忘了你老人家的针线筐,您就放心吧!老太太十几年前的话。仿佛还在我耳旁呢喃!

  今年又搬家了,老太太的针线筐装上了吗?装上了。妻子说:

  这已经不是老太太的话了,说这话的是我,不再是母亲了。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泛黄藤条针线筐还在,该有五十多年了吧!该比我的年龄还大才对。

  这是“母亲”的针线筐,跟随了她一辈子的针线筐,如今被我们继续珍藏着。

  记得打我记事起,家里就有了这个藤条编的针线筐,编的很精致,那可是母亲的宝贝,据“母亲”说:那是从老家河南带来的,针线筐里放满了各种缝补用的布头、针头线脑儿,还有缝衣做鞋的各种用具,像线轱辘、剪子、顶针、锥子、袜底板儿、合线的拨愣坠子、真像个小“百货店”,这是“母亲”一生中最真爱的物品,它一直伴随着“母亲”左右,不论白天黑夜,“母亲”干完一天的活,得个闲空就守在针线筐跟前,为我缝缝补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用拨楞坠子,纺麻绳的情景,“母亲”牙齿叼着梳好的麻皮子,一手把拨楞坠子的线绳高高吊起,一手往前续麻皮子,拨楞坠子飞快的旋转,柔软的麻皮子拧成了线绳,慢慢的拉长,直到快撑不起的时候,然后麻利的收起,再继续先前的动作,不知疲倦的拨转着纺着……直到那拨楞坠子细细的杆杆上麻绳缠成了椭圆型的大轱辘,之后收起缠成线绳疙瘩。

  有些时候。“母亲”会叫上我同她一起合线绳,缠线疙瘩,母亲把线把子盘在我两只小手的手腕上,然后让我撑起,我的小手就随着“母亲”缠线团的动作,左右摆动,线绳就在中间不停的窜上窜下,就像牵着两颗强力跳动的心,因为共振荡起的波浪在翻腾。心那么的滚烫。

  那时家境难,“母亲”经常把持着这个针线筐,为我缝补扯破的衣服。那时淘气啊,衣服不是胳膊腿破就是屁股烂,烂了就让“母亲”补,补丁摞补丁是一件很荣耀的现象,全然不去感受“母亲”的艰辛,只是厌烦“母亲”的.嘟噜唠叨。最惹“母亲”生气的一次,是贪玩好斗的我,和别的孩童一起淘气,爬沙枣树,沙枣树的刺把袖子掛烂了个口子,就是不愿意脱衣服,想出去玩,母亲不愿意,拉着我的胳膊直接就缝上了,还没缝好,小朋友来叫,挣脱线就跑去和小朋友疯去了。年龄大了、知道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可是,“母亲”仍然是缝缝补补,剩下一点小布头都舍不得扔,每一颗扣子掉到地下,她都会弯腰捡起放在针线筐里备用,直到她不能做针线活了,穿针引线眼睛不好使了,针线筐就放进家里的“博物馆”。

  艰难的生活时常让母亲感到酸楚和无奈,谁让我们生活在那个什么都短缺的时代,怪谁呢。我时常看到母亲把针线筐架到腿上,长时间地整理布头和针线,以掩饰她眼眶中的泪水。这真是:“向来多少泪,都滴针线筐”。

  别说那时家家生活都很艰难,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穿后弟弟穿,姐姐穿了妹妹穿。大的穿完小的穿,一件件往下传,破了就补,补丁上面再摞一个补丁,那是常有的事,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笑破不笑补哇!”

  在我记忆里,一直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快乐的成长,母亲做的鞋,结实耐穿,穿起来柔软舒适,而且透气吸汗,所以那时没有听说谁有脚气的。

  千层底布鞋做起来很费功夫,又得纺麻绳、打袼褙,还得做鞋帮、纳鞋底,做一双鞋要经过好多道工序,才能做成。真是应了古人孟郊写的那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记得天气暖和时,“母亲”常挎着针线筐和邻居家的杨大娘、蒋大娘坐在屋山头,晒着暖,边聊天边做针线活。她们纳鞋底儿的,纺麻绳儿,缝缝补补的日子还算惬意……

  纳鞋底儿的活很累,通常麻绳要穿得长长的,得使劲抡着胳膊,每纳一针都要先用锥子比划着用力扎一下,这样针线过的时候才滑溜,如果感觉针不滑溜了,便在头发上蹭两下,那是蹭脑油增加润滑剂呢!每纳一针,动作就像拉弓一样,要拉动好几下,排列整齐的梅花针脚,一行一行在鞋底上行走。麻绳从鞋底拉过发出的“蹭、蹭”声十分清晰入耳,这样纳出的鞋底才结实、耐穿。

  长辈们在一起说说笑笑,谈些个这家长那家短的。我们小孩子也在一旁凑热闹,跑来跑去的,如果不小心碰翻了谁家大娘的针线筐,就会惹来一顿训斥。

  针线筐整整伴随了“母亲”的一生,她把对我的爱和祝福都缝进了那密密麻麻的针脚里。“母亲”一生艰辛,她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当过童养媳,因为没放脚,所以经常倍受小脚的痛苦和折磨。我娶妻之后,妻子就经常为她修理她那变了形的脚、剪脚趾甲。感受着她那个时代,愚昧的痛苦,修剪着儿媳对婆婆的爱心。

  “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家属,为操持这个简单的家,捡柴、烧饭。都已经过去了。可那常常在微弱的煤油灯灯光下穿针引线的疲惫身影时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那一年,“母亲”去世了,走完了她八十九年的沧桑岁月,我们含泪安安静静的把她送走了,我和妻子望着她留下的藤条编的针线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决定把它留下。看着它总觉得,里面的剪刀、纽扣、顶针、碎布头儿……都是“母亲”的无言关爱和温暖。我想:“母亲”在天国仍然、一直还在用着她的针线筐,小心而细致地,力求把曾经的贫穷落后、缺吃少穿的残缺日子缝补成圆满。针线筐里装的是“母亲”的期盼和憧憬!我保存了母亲的针线筐、看到针线筐和里面的东西就觉得母亲永远地守护在我的身边。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兵团的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居民楼入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人们的吃和穿,都上了档次。针线筐也不多见了,可是,“母亲”针线筐还在,因为针线筐永远装着我童年的美好时光,缝补过岁月,连缀着情感,还有母亲把持着针线筐时那慈祥的笑脸。

  开车了,我在回忆中被急促的叫喊声打破,

  一个愣怔,“母亲”的针线筐就在身边。

  伴着我们又搬进了新家,

  那是一座崭新的楼房。

【母亲的针线筐-生活散文】相关文章:

1.母亲的针线茶饭的优秀散文

2.母亲的针线活散文随笔

3.别离在码头筐篼文学散文诗

4.母亲是一根穿针线阅读及答案

5.倾筐倒箧的故事

6.一筐鸡蛋小品剧本

7.筐篼文学·古诗词火车行

8.生活散文

上一篇:描写风的优美句子集锦下一篇:初中文学古诗词鉴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