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理解的桥梁散文

2020-04-26散文

  十几年以前,我曾在1992年出版的《星星诗刊》第8期上阅读到诗人余飞写的一首小诗《面对编辑》,原诗是这样的:

  声音把心事吊起

  成为挂在笔尖的风铃

  在期待中丁丁作响

  好多文字想要张贴

  像白云贴在天空

  让阳光翻阅

  我看见有些未走过的路

  在你的额头上

  蜿蜒成句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由于职业的关系,在教学之余,阅读成了我消遣时间的习惯。期间也从邮局向报刊投递过稿件,偶尔也有“豆腐块”变成了铅字。那时,报刊编辑,在文学爱好者心目中有着神圣而崇高的位置。

  正因为如此,《面对编辑》这首小诗,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以下是我当时阅读之后写下的感想:

  爱好文学、初学创作的人,心中最容易记起的就是编辑同志。因为作品的发表,必须经过编辑这一关。“编辑”就是识别“千里马”的伯乐,但往往被投稿者不为理解。因为每年被他“枪毙”的稿件成千上万,常常而获得石沉大海的投稿者的怪罪。殊不知,一篇稿件的是否采用,有诸多因素。不过有一点要相信的是:编辑对所有收到的稿件都是经过仔细审阅过的。

  “声音把心事吊起/成为挂在笔尖的风铃/在期待中丁丁作响”,每件稿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劳动,是一种精神跋涉之后的期待。“声音把心事吊起”道出了创作都是用心来感受生活的“声音”的。再将这些用心体验的感受从笔尖流出成为一种期待中丁丁作响的“风铃”。希望得到编辑的“倾耳细听”,最终达到使广大读者能感受“风铃”之声的目的。

  “好多文字想要张贴/像白云贴在天空/让阳光翻阅”,饱含“心事”之声的“风铃”,希望丁丁作响地传达很遥远,将这种声音化为文字,在湛蓝的天空中像那贴着的朵朵白云,让金灿灿的阳光给予照射。也就是说,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在空间上占有一个位置,在时间上“让阳光翻阅”。但也有“风铃”的声音最终只是一种期待,却没有得以接受,那化成的文字想象白云一样“让阳光翻阅”,却只是一种愿望,是一种“想要”的心情,但这有没有那种“付出”的得到呢?

  “我看见有些未走过的路/在你的额头上/蜿蜒成句”,这就是“风铃”之声传达之后的得到,文字之所以没有被阳光翻阅,有它不成熟的地方,有未走过的路。而作为编辑,在他的额头上对“未走过的路”,“蜿蜒成句”地显示了出来。

  面对编辑的审阅思索,也就是他对“我”付出的显示,我们应真诚地理解。

  这首诗,实际上是为作者与编辑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

  这首诗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而诗中所指的是纸质报刊编辑。我相信只要有过将自己的稿件装在信封中从邮递向编辑部投稿经历的朋友都应该体验过那种稿件投递后而苦苦等待却杳无消息的那种心情。其实,就我个人而言,那时常常这样去投稿,既花钱又费时,其主要目的是想让别人读到自己的文字,只不过是想借报刊这种渠道向众人公开而已,这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追求,但在当时这种追求与愿望想达到,对我而言,是非常之难的。我至今都还保存着那时的样刊与样报,统计了一下,能够变成铅字的“豆腐块”也才二十多篇(首)。

  现在已进入网络时代,各地的站竞相脱颖而出。我也跟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一样,再也不像十几年之前一样,艰难地用笔在稿纸上“爬格子”了。只要在生活中有了自己的感悟,就可以随时地坐在计算机前,敲击键盘,再很快地按步骤轻点几下就可以将文字上传出去。在站上,只要公开发表出来,或多或少总会有读者光临阅读,此时,自己也会从中获得一丝的欣慰。

  站中,文字的审核过关,必经编辑之手这一关卡,所以就出现了网络编辑这一名称。而作为网络编辑,与纸质传媒编辑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是义务性的,审稿完全是一种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站在招聘义务编辑时,条件中,有提到一点:要保证每天有两个小时的上网时间。我想:这才是关键。如果一个人的其它条件都符合做一名义务编辑,而每天却不能保证有足够的上网时间,那也是做不了一名称职的义务编辑的。那些合格的编辑,除了白天有条件或工作中有机会上网时间之外,要么就是在深夜或凌晨当别人已沉睡之时还在游走于网络之中。我之所以只做了一段时期的实习编辑后来却中断了,除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宜常常在深夜或凌晨时上网)与能力有限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上网时间保证不了。

  网站的管理也是具有人性化的,虽然说义务编辑有时却有特殊事情不能到后台审稿完成当天的任务,但可以请假。既然自己申请做了编辑,总不能请假太频繁吧?这样,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一样,影响不好。给人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所以,我还是在自己的拙文中写出了退出编辑岗位的想法。并且也在编辑后台向其它编辑朋友们,申明、道歉退出的'一种无奈之感。

  未做过义务编辑的朋友,是很难体会到编辑之苦衷的。我也在网站上阅读到有关“编辑之感”的文章,既有出自编辑之手,也有出自作者之手。其实,编辑也是作者,作者之中,能胜任编辑工作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那么多符合条件的作者未申请做义务编辑,我想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定也包括无充足的工作之外的时间上网这一点。

  无论是作者写文向编辑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也好,还是编辑发文倾吐“当编辑之难”也罢。我很赞同带有“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这种观点的文章。既然大家都在说,自己作为一个写手的目的,是把文字作为一种心情的放松,并不具有功利性,那么,最好是相互之间都要淡定地去看待一件事情,这样,大家才会真正为写文而快乐,为快乐而写文。如果写出的文章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烦恼,那就失去了用文字放松心情的意义。

  在作者与编辑沟通上,作者对编辑谈得最多的是审稿中“编者按”与文章评定中“推好、加精”以及“审稿快慢”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确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但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带有偶尔性。有关此类话题的文章中,大家都会有一个共识的观点,我这里就不再啰嗦了。从我接触并入驻好心情以来,很多文友们谈到的某些现象,我也遇到过,但我却是淡定地去看待的,只要文章能审核过关发表出来就行。所以,在写文中,让自己的心情真正得到了放松,使心路历程能有所记录,多年以后再回头能比较清楚地看见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人生之路。

  编辑对作者讲得最多的是审稿中一般写作常识性要求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们来讲,并不是知识上的不足,而主要是一种写文过程中细心的态度与检查修改的习惯上的或缺所致。我在做实习编辑的时候,所发现的在一些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就是错别字与标点符号方面的问题。如不是这些问题,有些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文章写好后,再从头至尾多检查多修改,是一种认真的写文态度。

  总之,有关作者与编辑之间探讨的文章,编辑与作者都写了不少,共同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自己喜爱的站越办越好,在相同的对文学的爱好之中,真诚交流,相互提高,共同进步。正是这种愿望,而使我想起多年以前有关编辑的一首小诗,作为作者中的一员,《面对编辑》,我们相互之间要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

【架起理解的桥梁散文】相关文章:

1.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散文

2.不被理解的杨康随笔散文

3.我所理解的爱经典散文

4.我所理解的成长网络散文

5.理解是信任的桥梁散文

6.路碑和桥梁的散文

7.包容理解的句子

8.不被理解的心情句子

上一篇:理解是信任的桥梁下一篇:我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