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的炊烟从老屋的烟囱中散出,然后升向天空在风中慢慢逝去。我知道,乡村的夜晚就要降临了。隔壁家那一大一小的黄牛,在老叔叔那洪亮又略带沙哑的吆喝声中,晃动着犄角前的缰绳慵懒地摇摆在路上,悠闲而又满足甩着尾巴然后走向圈栏。
我听到,四下是那蛐蛐儿的叫声,声音从小至大,甚至连成了一片。也许,它们就在这秋天里忙着纺织那些过冬的衣物。可能是这夜来得快了些,那几只小老鼠蹑手蹑脚地沿着屋子的墙脚,寻找鸡食剩下的残羹剩肴。乡村的夜是静谧的,而在小动物们的活动中而逐渐生动了起来。
天空的这块银幕,还没有完全拉开,眼前似乎多了一些恬静的风景。那是一顷即将成熟的稻子,翠绿的青黄中酝酿着金黄的梦想。一整片这样的稻田,也就是长满了这田野的希望。我站在旧屋前的老树下,零碎的几声鸟鸣声此时反而增加了夜来时的宁静。月亮趁着鸟儿归巢的机会,也从门前的草丛偷偷地爬上了树梢。银色抛洒在乡村的地上,我伫在乡村里的路间,成了夜的倒影。
父亲挥动着扫帚,一如既往地维护他一生的洁净。屋内灶膛里的柴火越烧越旺,妈妈挥着锅铲,翻动锅中她那些种好的青菜。而青菜在灶火与油盐亲昵的搂抱中,便又有了青春的模样。灶火在舞动,希望便在延续,每个家族便由此而生生息息。也许是太熟悉这里泥土和空气的气息,或者说是人走出了当初的那块净土,人便多了对乡土的眷恋。经历的人和事越多,这种情感就愈强烈。
邻家的大人已经将饭菜准备好,正扯开嗓门呼唤着小孩回家。母亲张罗着她的拿手好菜,妻子也自觉当起了母亲的助手。儿子也充当了“伙头军”在灶前添加柴棍,弄得个灰头灰脑。一家人就在这谈笑间,母亲与我们这些晚辈们同享着天伦之乐。平日里,大家都各忙各的。只有到了周末或者假期,我们才有机会和老人们生活和说笑。乡村的夜晚,也就多了一种亲情的甜美。
月亮越升越高,门前的篁竹影翻过了土制的门楼,映在雪白的水泥土上,一幅美丽的墨色的画图勾勒了出来。提几张矮的竹椅,一家人围坐在一块谈谈过去的艰辛,说一说当下的变化,再想想美好未来。明月、清风、竹影以及周遭的虫鸣声,世间能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此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