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落实的关键在于分清重点散文

2018-10-16散文

  新医改总体是好的,其措施涉及医疗系统的各个方面,但如果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行动没有协调起来,就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改革措施就得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变味。以前主要是大医院“过度医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在把重点放到小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也难免出现“过度医疗”,尤其是报销比例设置不当,医疗行为得不到控制时,医保的钱大把大把地浪费掉了,这似乎违背了医改方案制定者的初衷。

  要协调地、系统地落实和推进各项医改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在把“看自己的病花自己的钱”变成“看自己的病,自己和国家按比例出钱”之后,钱是怎么花的?——更大的决定权在医生,所以,不管是几级医院,都要让医生“花好钱”,这样才能做到患者和国家都省钱!——那我们倒不如把很可能浪费的钱先花一部分在医生和医院身上!消减一些可能导致医生追求经济利益的因素和动力。具体而言,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强化医保定点的准入和动态管理。对于各级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所有的医保定点医院、药店,都要把握准入条件,实施动态监管,对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甚至取消医保定点资格。这是最首要的做法之一,因为我理解医改方案的用意,是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医保”;同时,也抓最根本的问题“医疗服务能力”。所以,首要还是解决群众反应最紧迫的问题——医保。而在强调推进医保制度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强化医保定点单位——包括大小医院和医保定点药店!毕竟,我们不仅要花钱,也讲究花钱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引导群众健康意识和就医行为。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做好健康宣教,构建和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引导群众的就医和保健行为。我们不能“重治疗”,而是要“重预防”,——应该在石头还没有滚下山前,就固定好它!我们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也要想着我们的最终目标,那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第三.加大对医院投入,控制负债经营。医改不仅要重视基本医疗保险的工作,也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各级各类大、小医院的建设,控制医院的负债经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因为只有减少了让医院(包括医生)逐利的因素和可能性,不要让医院有负债经营和发展的压力,才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因为医院贷款发展所欠下的债务,还是得靠医疗服务的收入来偿还,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收入只能来自给群众看病赚钱和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劳动。因此,政府部门不能只说监管不讲投入,——对医院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加强监管。马儿要跑,也要吃草的。对医院投入不够,受害的是百姓;医院发展好了,受益的也是百姓。

  第四.提高医生待遇,规范医疗行为。我们应该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的待遇,改善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人才是关键啊,但要让人才怎样发挥作用,就是关键的关键了。提高医生的待遇,不仅有利于医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医生教育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也间接地让群众得到更优质的服务。而规范医疗行为,除了提高待遇、规范行为、加强监管外,还得充分发挥优秀医生的作用。我们有必要修订执业医师法,把“身份管理”的思想转到“行为管理”,不要把优秀的医生固定在某个地方,也不仅仅通过下乡支援发挥其技术带动作用。“用药“走不得冤枉路,经过充分培训的大医院医生应该比基层医院医生用药的效率高,浪费少。此外,建立医师行业的信用体系,发挥医疗行业的自律和培训等作用,这项工作也值得进一步推进。

  总之,我们不能多种“抗生素”一起轰炸,即使有疗效也是浪费钱、摧残身体的。同理,对医改措施,我们也有主次轻重之分,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指导思想从“重治疗”到“重预防”;战略意图从“重医保”到“重医院和医生”,即重服务。总结一下规范医生医疗服务的战术要点就是:从“重身份”到“重行为”;规范医院经营行为的战术要点就是:“重管理”到“重投入”。——当然,我所讲的“重”是侧重,而不是顾此失彼。我强调,我们要协调地、系统地推进和落实。可能我的观点有偏颇或不切实之处,但希望和有关人士讨论、进步,并能对发展国家的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尽到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我的秀发情结散文下一篇:高考过后话教育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