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为何弓藏散文

2018-10-22散文

  刘邦杀韩信,韩信被抓时说出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成了千古名言,也成了历代帝王们心底里私藏祸心、永保江山的不二法门。

  明代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就是一个显例。电视剧《朱元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朱元璋手抓一根满是荆棘的荆条,一手持柄,一手紧握荆棘缓缓从头拉到尾,手上鲜血淋漓,然后拿着除去刺儿的荆条对太子朱标说:“我要交给你一根干净而没有刺儿的荆条!”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为他建功立业打下朱家王朝的功臣被他悉数以各种借口杀尽。

  为什么要如此赶尽杀绝?一句简单的俗语即可释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帝的宝座只能由皇帝和他的子孙后代来坐。“江山”或者说“天下”就是皇帝的一只卧榻,这只卧榻如果有旁人在侧,他又怎能睡得安心?只有清除了卧榻之侧的窥伺者,他才能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解除后顾之忧。因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苟有阻碍前途者,格杀勿论!这是由皇权的本质——私有化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皇帝是天下最大的赢家,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私家物品,天下的所有人、事、物只能供他一人之用,“以天下人捧一人”,做到“家天下”。没有他的首肯,任何人都不得染指。天下万物给不给谁,给多少,全看皇帝的心意。正是拥有这样的无上权力,皇帝的话才成了金口玉言,皇权制成为了天底下最大的私有制,让皇帝的个人欲望和家族欲望达到了最大化,由此而衍生出的权力是不受任何制约的绝对权力。

  在这种绝对权力格局之下,绝不允许有制约皇权的人和事。而那些“良弓”、“走狗”似的功臣名将,让他们存在就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和制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不仅江山不保,还有可能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保。所以,每一个创立王朝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我敢觊觎“神器”,焉知你们怎么不敢?我是这么夺取江山的,焉知你们以后会不会依法炮制?我在世时你们不会反,我不在之后,焉知你们就不会反?人心难测,不管他们有没有造反之心,他们的存在就是皇帝的一个心病。“宁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只有杀掉他们,才能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将大好江山交给后代子孙。于是,“兔死狗烹”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是势所必然,非如此不可!在皇权制度下,没有人能走出这个权力的怪圈,这是权力私有化、绝对化情况下所决定的人性使然和政治需要,是皇帝和臣下都逃脱不了的根本性命运。

  有了这个认识的基础,也就不难理解太平盛世时期,皇帝对“忠臣”和“奸臣”的态度和行为了。除了少数不辨忠奸的昏君,历史上大多数皇帝其实对谁忠谁奸基本上心知肚明。皇帝之所以让忠臣和奸臣共存,就是要让他们之间形成“鹬蚌之争”,让他们争来斗去的,互相拆台,好在中间坐收渔利——使江山永固。权力就是皇帝手里的一架天平,一头系着忠臣,一头系着奸臣,皇帝站在旁边,看到哪边不平衡了,就往哪边加上一个砝码,权力的天平就向哪边倾斜,让它恢复到平衡状态。最后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不让天平失衡——对江山不利。如果两边都不行,就把两边的砝码都拿掉。反正一句话:皇帝对此要做到收放自如,把一切都玩弄于股掌之中,才能做到江山万万年。

  鸟尽弓藏也好,忠奸共存也罢,都是皇帝家天下的需要,是皇权达到最大私有化的需要。只要有皇权制度存在,鸟尽弓藏就是一种必然,任谁坐天下都是如此。

上一篇:我和摔跤的那些事散文下一篇:他们说下雪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