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很可爱,黄豆是黄的,红豆是红的,黑豆是黑的……那绿豆,显然是绿的。
绿豆是和黄豆一个时期播种的,大多是割了小麦之后,收获也是在同一个时期,但绿豆成熟是分一茬一茬的,是一个比较费力的活儿,一般不大面积种植。作为小杂粮,绿豆性寒,是去热驱火的好东西,家家户户离不了。
在以吃饱饭时代,绿豆算是稀罕物,尤其是我们老家那片儿,在白河和沙河的河套之间,是冲积平原,黄土地,含沙量较大,由于人口稠密,人均地一亩左右,宝贵的土地种了包谷、红薯这些产量大的粮食,绿豆地被挤占到很小地位。而我却因外婆家是西乡黑土地的缘故,地头比较宽,人们热衷于种植绿豆等杂粮,价格高,成熟稍早一些,可以解决购买农药、学生秋季开学学费等问题。
刚记事的时候,每年,外婆都会将节俭下来的口粮,给我们送一些来,其中绿豆是必不可少的。夏天的时候,隔上几天,母亲总要蒸上一锅馍,蒸馍用的时间较长,容易把豆子煮烂。于是,母亲在醒面的时候,在缸里窊出来半碗绿豆,在水里漂洗,拣去里面的杂质和霉豆,把淘洗干净的绿豆放到锅里,添上井水。冬天时候,母亲蒸馍往往一次蒸两竹篦子,而夏天气温高,没有冰箱等冷藏的电器,馍容易变馊,有时候上面长了一层白色的小绒毛,那是变质发霉的征兆。在夏季往往只蒸一屉,容易快一点吃完。夏天蒸馍熬绿豆茶是一举两得的事,可以添上满满的一锅水和绿豆煮开后,绝对是消夏避暑去火的良药。
柴火在灶膛里燃烧,火苗时而跑出灶檐口,忽高忽低地飘着,风匣来回拉动,发出“扑嗒扑嗒——扑嗒扑嗒……”声响,这时候,刚收割完麦子,打场留下的麦糠,成了做饭的燃料。农家四时都是根据季节的变化,使用农作物的秸秆作为燃料,木柴等高档的柴火,只有在年下过油煮肉时才用。
火舌舔着锅底,时而调皮地跑出来,让黄昏的灶火一会儿变得亮堂,一会儿又变得灰暗,母亲满是灰尘的脸上淌满了汗水,一手抓柴,一手拉风匣,在火舌地照耀下,成了一副古铜色的雕塑。
一会儿功夫,水烧开了,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和风匣的啪嗒声,合奏成了晚饭前最美的交响,如果加上肚子饥饿咕噜咕噜声,那音色会更多元和纯厚。锅上汽十多分钟,馍就熟了。绿豆的清香、馒头的麦香,一起发力向外散发香味,简直让人人醉了。急不可耐的我,露出焦急的目光,母亲和蔼地劝阻我,再出去玩一会,绿豆还没有开花儿……母亲顺势再往灶膛里撒几把麦糠,捂上火,让火的余热慢慢把绿豆熬开花。
开饭了,绿豆茶已经变温了,盛上一碗,双手抱住,咕嘟咕嘟,一气就能喝下一大碗,略带苦涩的清香,瞬时间充盈了肚皮,解渴啊,舒服啊,怎样一个“得劲”了得?大人们不舍得吃的绿豆,第二天早上,母亲搅上面,会做成豆糊涂。而我最为喜欢的是,晚上睡觉前,将剩下的绿豆花,加上白糖,那更是一种天底下少有的美味,让贫瘠的童年有了许多香甜的回忆,充满了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期许。
有连续几年,母亲在段寨外婆的土地上,种植了绿豆,我参与了多次摘绿豆荚的任务。
众所周知,绿豆芽是很好的蔬菜,清脆爽口,四时皆宜,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不论身份地位高低,都可一样享用绿豆芽。不像燕窝鱼翅、海参鲍鱼,只供那些有钱或有权的人享用,寻常百姓家,是见不到更不可能享用的东西。而绿豆芽能做到视天下众生平等,无论是凉拌还是生炝,无论是大锅还是小灶,即使和鸡蛋、肉类搭配,都可使它菜色增辉,而还能独自保持自己美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
生长在土地上的绿豆苗,也是很好的蔬菜,尤其晒干之后,作为干菜储存,在冬春拿出来用水泡过,立马会变成绿莹莹的豆苗,比豆芽更多了葱茏的绿意。
麦子收割之后,绿豆用耧播种在土地里。一场夏雨过后,一片绿色的天地立即呈现在眼前。根据绿豆苗的稠稀情况,要进行间苗。母亲就把拔出的多余的绿豆苗,去掉根部后,晾晒在地里,如果没有雨水,夏季酷热的阳光,两天就可把绿豆苗晒干,然后用袋子装回家,
挂在屋梁上,以备没有青菜时的急需。
绿豆种植十分麻烦,是一种勤快庄稼。除草、松土、施肥,这些都是必须的,绿豆容易长虫子,所以,在成苗时需要喷洒农药,一桶配完农药的农用喷雾器,大概在50斤左右,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停地摇动。当我尚显稚嫩的肩膀第一次背上喷雾器时,肩膀勒的清疼,咬咬牙坚持下来,几十桶农药喷洒完毕,看看肩膀,已经磨掉了皮,渗出了血丝。但经历过几次,磨出了老茧,就能够轻松地驾驭喷雾器。
为了让绿豆多开花,多结豆荚,多产豆子,还需要喷洒一种叫多菌灵的农药,而且需要喷洒多遍,每一次把变黑了成熟的豆荚摘完后,都需要喷洒多菌灵,以便能多生产出绿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地不亏人,你对它好,它也会用丰厚的果实来回报你。除非遇到了洪涝等大的灾害,一般情况,土地母亲对每一个伺候好它的人,都会用累累硕果来回报。
八月上旬,第一茬绿豆荚由青变黄,然后再变黑,此时,告诉人们他已经成熟了,如果不及时采摘,这些黑豆荚会在太阳地照射下,炸裂开来,绿豆就会落到地上,一季的辛劳将会变成泡影,美好的期望将会落空。绿豆是麻烦农作物,由此可见一斑,劳动力的付出是很多的,不像其它农作物,可以开展大规模的机器作业。它的价格贵,一是体现在品质上,产量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大量劳动力投入,费时费工。
采摘后的黑色绿豆荚,直接摊在打麦场上,经过一个中午的暴晒,就已经可以打豆。一般情况下,将晒焦的绿豆荚拢成一堆儿,用一个粗木棍,直接打击,绿豆荚很脆弱,在棍棒地击打下,不堪一击,黑色的豆荚在棍棒下翻滚,露出白色的内膜。绿豆有意思的是,豆荚外面黑色,里面是白色,豆里乾坤大,一豆装日月,很有些卦爻的意味。
用铁筛子,先过滤出绿豆豆荚,然后用簸萁再簸掉里面灰尘,光亮一新的绿豆就会呈现在眼前,一粒粒的绿豆紧挨着,好像叽叽喳喳说着话似的。这些绿豆,是命根子,舍不得吃,可以卖出好价钱。这个时候,和三表哥、四表哥骑着自行车,驮着新打出的绿豆,跑到常禅庵集市上卖掉,有时为了每斤多卖上一两分钱,也会到华寨、歪子街。簇新的人民币,让人的心情无限美好。
大概摘上三茬之后,剩下的最后薅绿豆杆时,把所有的豆荚全部捋下来。此时的绿豆,已没有前几次的颗粒饱满、颜色鲜亮。选择中间的一部分,作为绿豆粥的用料,质量还是不差的。
当时街上卖的凉粉,主要是红薯粉做的,黑乎乎的。后来到了城市,见到了绿豆凉粉,绿黄色的,还带着绿豆的色彩。在夏天闷热的中午,把凉粉切成条块,或旋成圆条,加入香菜葱花陈醋蒜泥芥末油,油津津温香玉软,不亚于玉液琼桨,绿豆凉粉的品质良好,绵软中夹带着一点筋道,有点像QQ糖弹滑的感觉,不仅满足了视觉、味觉、触觉,还可以祛暑,可谓夏季佳品美味。绿豆凉粉如果加上葱花、韭菜,用油煎了吃,四季皆宜,也是当地的一道特色菜。
现在城市里流行的芝麻叶绿豆面,是老家的传统饭,过去因为缺吃少粮,人们无奈把一些杂粮掺到麦子里面,充当果腹的食物。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叶绿豆面成了稀罕物,而且那种多掺了绿豆的更受欢迎。老家那片了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叫痖弦,原名王庆麟,离我们有十多里地的杨庄营,他的许多文章都提到了芝麻叶绿豆面,我想这是离开故土多年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的真实写照。
故乡的绿豆啊,总是那样牵动游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