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阳明山上中山楼写景散文

2018-12-08散文

  趁着母亲节假期,我和先生一同走访阳明山上的中山楼,众所周知,中山楼是过去国民大会开会的会场,国家元首接待外宾或举办国宴的重要场所,在全民直选总统之前,国大代表们就是在这儿选出历届的中华民国总统,也是在这儿进行修宪的重大使命。中山楼是在国民大会走入历史后才逐步对外开放的,在此之前一向是只有政府高官政要,或是受国家高层邀请的贵宾才可以来到这个华美得彷如宫殿一般的地方,虽然它的影像图片早已出现在新台币百元钞票上,但是在未对外开放参观前,这座白墙青瓦气势雄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山楼是在民国54年(1965)10月兴建的,55年(1966)年11月竣工,至今已将近有48年,当年先总统蒋公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决定在阳明山上远眺有青山环绕、四周蓊郁林木、居高临下、风景幽美、一片碧绿苍翠的环境中,由名建筑师修泽兰女士规划,兴建这座以中国明清年代宫殿形式为蓝本的传统古雅建筑,占地约18,000平方公尺,外观气势十分宏伟,布局对称且错落有致,结构层层迭迭饶富诗意,楼高三层,楼后的背景有七星山作为倚靠,右前方可看到著名的纱帽山,又巧妙地将阳明山的地形和景貎结合一起,依山而起、依势而建,如群山环抱中一座闪亮耀目的宝冠。楼的正前方矗立一座挺拔伟岸的牌楼,上面镌刻着国父墨迹「天下为公」,牌楼后方是一斜坡绿地,由红砖砌成古寿字型之阶梯,自底层拾级而上,一共有100阶,栏杆上的装饰也是100个,甚至中山楼的长、宽度也掌握在100公尺内设计而成,隐喻着纪念国父的百岁诞辰,其用心可见。

  走进镶着古铜雀纹金花边的红色古雅大门,立即被大厅内富丽堂皇的陈设惊艳,无论梁柱、墙壁和天花板上的图案设计皆十分精致美丽,且色彩鲜艳,到处都有「福」「寿」字样及图腾,配着大红色的地毯,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还有最吸睛的是匠心独具、式样繁多且极为别致的宫灯,使参观来宾赞赏不已,其螺钿家具更是大方典雅,深获文化艺术界人士高度评价,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塑像端坐在大厅的中央,国父的背后有一个镶着金铂非常耀目的「欢迎光临」屏风,内堂是原来国民大会会场的「中华文化堂」,面积约600坪,可容纳约1,800人,有1,100个座位呈拋物线状整齐排开,文化堂内无梁柱,完全没有遮挡的角落,空间十分宽阔也无回音的情形,挑高约三层楼的高度,更是呈现出恢宏的气势,这真是个使人走入时光隧道的地方,历史的镜头彷佛一幕幕跃然于眼前,让人不禁坠入陈年的回忆中。

  导览人员告诉我们,中山楼是全球唯一盖在一个硫磺坑上的大型建筑,文化堂主席台前面的地下正是硫磺坑口的所在,故文化堂是整栋建筑硫磺气味最为浓烈的地方,当年老国代们整天在这儿开会个个精神都非常好,有人说这是受到硫磺气熏氛所致。中山楼的兴建工程相当艰巨,由于基地前后的土质迥异,软硬混杂,曾使到负责兴建的名建筑师修泽兰女士伤透了脑筋,但她的智慧终于克服了万难,她只花了一年一个月不眠不休地完成了这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建筑,事实证明它虽长年受到严重的硫磺腐蚀,但经历了几次大地震后仍然毫发未伤,由于一般金属容易受硫磺侵蚀而生锈,故建筑物没有使用一根铁钉,都是运用组合的做法来施工,而且建材的选用特别用心,以耐腐蚀性如桧木、大理石、金铂、玉石、贝壳等,全栋建筑都采用抗硫油漆,楼内柱子、门环、匾额等大都贴上金箔来装饰,不但看来金碧辉煌,主要是因为真金不怕硫磺。

  来到阳明山上参观己列入市级古迹的中山楼,不是因为它所属的年代是否够久远,而是它确是曾见证了中华民国的近、现代历史事迹,我们在此不仅是欣赏建筑装饰艺术之雅致,而更是体验它蕴含历史文化意义的内涵,过去的繁华盛况虽已褪尽,仍不减它永不磨灭的风采和那份傲然于世的美感。

  目前中山楼不但对外开放参观,并欢迎政府各级单位、民间企业、艺文及学术等团体申请租借会场作为开会场所、团体活动、教育训练、及宴客派对等,除了偌大的文化堂可供使用外,还有小型的会议厅亦可租借,相问之下租金还比星级饭店低廉,同时可容纳2,000人的大餐厅还可配合餐饮服务,具有相当多可利用的价值,我们此趟阳明山中山楼之行着实得益良多。

上一篇:都江堰写景散文下一篇:花事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