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漱玉续前声写景散文

2018-12-08散文

  悠悠历史长河中,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古文化至今得以较好地保留下来,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华炎黄子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份认同,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文化表达出来的内心的喜爱,这一份爱,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至今。

  小时,门前,孩子们牙牙学语,从《静夜思》到《咏柳》,一声声的吟诵声成了四季里的呢喃。长大了,乘着舟辇,孩子们离开家乡,与家中的父母挥手告别。顾盼粼粼江水,船桨划过的波痕是流年的足迹;遥望漫漫前路,车辇碾过的轮印是身心的沉淀。那漂泊的小船,那前行的车辇,犹如离人的一生,承载多少乡愁与思泪。如今,许多人会因夕阳落下而慨叹人生短暂,为梅花傲挺霜枝而骄傲,在春节之际依旧轻呷一口屠苏,满心欢喜。其中的种种意象也是中国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的人们对于意象的理解与古代人是相同的。在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的对比中,这一观点尤为明显。

  《漱玉词》是李清照的词作收录,里面的一字一句是都她留在人间的倩影。从“争渡,争渡”的妙龄少女,再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多情少妇,最后变成“留得罗襟前日泪”的忧郁女人,一盏香茗,一樽美酒,是她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读至《一剪梅》中,“独上兰舟”四字引人注目。“兰舟”在词人眼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小船,而是那一份与亲人分离,深藏在心间的离愁,也是那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冰心在《纸船》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小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小小的白船,是女儿对母亲的离愁别绪,是难以归家的游子的乡愁与寂寞。冰心运用“船”这个意象表达出与李清照相似的情感。这,是对古文化的一种传承。

  李清照赏花,爱花,惜花,还“误入藕花深处”。荷花,如她美好的青春年华,人面荷花相映红。花的意象衬托年轻女词人娇艳蓬勃的生命状态,如花的岁月是她多彩生活的体现。“生如夏花之绚烂”是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对生命的轻描淡写,却赋予生命的新定义。绚烂多姿的夏花有如生命的多彩,意象清丽脱俗,继承古人那一份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诗歌的世界,意象便是长线上的珍珠,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串起一串珍贵的诗词长链。

  如今,这些古朴的意象依旧充实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生活之中感悟真实的点点滴滴。其间,意象更运用在许多古风歌曲歌词的创作之中,《青玉案》“春雨落凭东风”中的“春雨”二字饱含凄苦,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悲伤。《浮生未歇》“听罢笛声绕云烟”中的“笛声”不禁让我想起“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凄清、幽婉的笛声,开启故人的心扉,撩起眷眷情怀,拨动眷眷心弦,打动人心……这是一种在传承意象手法基础上的创新形式,不拘于形式,不拘于格律,既传承文化,又创新形式,一举两得。

  浮生未歇,古人叹,今人吟。为何声?此为淙淙漱玉续前声。

上一篇:乌镇的似水年华的写景散文下一篇:潇洒桐庐的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