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甫篇

2020-04-24诗词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古典诗词鉴之杜甫篇(10篇)。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简析】

  “佳人”并非写实,只是一种寄托,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身影。虽时世艰难,多遭不幸,仍不愿入染浊流。

  【注解】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

  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

  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

  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

  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

  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

  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

  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

  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

  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

  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

  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评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赏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寒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赏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

  这是杜甫听说李折流放到夜郎后积思成梦的诗篇。杜甫诗中有

  十余首为表现李杜深交之作:“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彼此

  觉深情厚谊的写照;“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真才实

  学的咏赞;“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是对李坎坷一生的不平呐喊。

  第一首,着重写对李白安危的无比关切与深深的怀念。

  第二首,哀叹李白坎坷一生的不幸,极为深沉地体现诗人诚挚炽热的友情。

  《新婚别》

  嫁妇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进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赏析:

  这是一首悲壮的诗章。婚礼刚刚完毕,新婚夫妇尚未拜见姑嫜,新郎

  却立即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她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惟愿“与君永相望”;可是为了百姓的安康,

  对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奋勇上战场。

  ——《古柏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上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千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志士仁人莫怨叹,古来材大难为用。

  赏析:

  诗圣一生极为推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本诗

  借赞美苍劲高大的古柏来表现自己对“名重宇宙”的武乡侯的无限

  敬仰,感怀他与刘备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忧

  伤。李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其豪放,杜子美的“古来材大

  难为用”又是何等苍凉!蜀江之水长流不尽,丞相之树郁郁苍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挂者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两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这是一首显示伟大诗人开阔胸襟的名篇。大风破屋,

  大雨淋漓,诗人长夜无眠,感慨万千,推己及人,浮想

  联翩,于是奋笔疾书,充分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千百年来

  震撼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弦。

  历代诗人为杜甫的博大胸怀钦佩不已。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代宗应宝二年(763),安史之乱平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

  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一

  挥而就。这幅“春景图“,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映衬成趣,明丽

  开阔;人与物俱适,动与静结合;一派生机,千里春色,不仅描绘

  了祖国山川之多娇,又表现了诗人心情之怡悦。

  ——《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赏析:

  杜甫54岁时携带全家离开成都,在乘舟东下途中

  与了这首诗。诗人意指自己的一生在于福国利民,并不在

  于文章闻名,而被朝廷贬官是由于直言进柬,并非因老病。

  诗人以如橼巨笔描绘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

  伟景象,同时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忧愤与旁徨。犹如苍

  茫大地一只鸥鸟,来去匆匆,飘忽不定。

  ——《清明》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

  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

  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

  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

  “清明烟雨画”。

  ——《望岳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

  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④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⑤绝顶,一览众山小⑥。

  注释

  岱宗:即泰山。因泰山居五岳之尊,故曰“宗”。

  齐鲁:古代有齐鲁两国,齐在泰山这北,鲁在泰山之南。

  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钟:汇集,专注。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首联意谓:江山虽饶有兴趣依旧如故,可是国家已被肆意骚扰;春日本当繁花如锦,岂奈京城一片野草。

  颔联意谓:有感于时局动荡,看见花开而泪沾巾;苦恨于离乡背井,听到鸟语也惊心。

  颈联意谓;接连三个月,兵乱总不断,未知亲人安危否,家书最值钱。烽火,指战祸

  尾联意谓: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白关,指白发。簪,指古代成年男子须束发,故也用簪。

  赏析:

  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上一篇:李白的送别诗鉴赏下一篇:旅夜书怀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