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的诗词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解释

2020-04-24诗词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是五代宋初诗人徐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抒写了离别时的缠绵情思,但伤别之中有劝慰,并不一味消沉。语言平易朴实,情真意挚。下面是徐铉的诗词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解释,请参考!

  原文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⑴

  海内兵方起⑵,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⑶,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⑷,相宽指后期⑸。

  殷勤手中柳⑹,此是向南枝。

  词句注释

  ⑴王四十五:未知其名,“四十五”是在兄弟(包括从兄弟)中的排行。东都:指江都府(今江苏扬州)。五代南唐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称西都,遂把五代吴的旧都江都府称为东都。

  ⑵“海内”句: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后,先后用兵攻破荆南、后蜀、南汉等,南唐亦已朝不虑夕。

  ⑶怜,即爱。负米:《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孔子曰:‘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后以“负米”作为孝养父母的故实。

  ⑷想忆:指别后思念。看来信:一作“望来信”。

  ⑸后期:指后会之期。

  ⑹殷勤:情意恳切。

  翻译

  四海布满战尘兵戈正起,在这令人感伤的离别宴会上,更加容易清泪淋漓。我敬爱你不顾辛劳去侍奉双亲,还要叹息落花时节送你北去。想念时只有看看寄来的书信,可以宽慰的是毕竟会有重逢日期。我情意殷勤折柳相赠,你须记取这是向南之枝呀。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生离死别,是人生痛苦事。因此,送别之诗大多消沉凄苦,字句显得沉闷。唐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摆脱了这种传统的写法,成为送别诗中的名篇,徐铉的这首送别诗,虽不及王勃诗那样有名,但也别开生面,有其独到之处。

  诗的首联扣题,写送别,先写送别时的形势。当时南唐偏安江南,其他地区正战乱不绝。朋友相别,离愁别绪,本来就够凄苦的'了,又值兵乱不绝,更令人焦心。这“海内兵方起”一句,包含甚富,突出了感离伤别的浓重气氛,带出下句“泪易垂”之意。

  颔联归结到王四十五身上,并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负米”事见《孔子家语·致思》,王四十三离开相对安定的地区,不辞艰险,回家尽孝。下句作一转折:“当此落英缤纷之时,我们二人正应把臂同行,赏花饮酒,你要回家尽孝,我只得在此送别,只可惜辜负了春光。”“无可奈何花落去”,惜别之情更见凄婉。送别的气氛,与王四十五的情谊,至此已抒写得淋漓尽致了。于是颈联语气一转,由伤离而劝慰。诗人另有一首《七夕应令》诗说:“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后期”亦同此义。这句是说,一别之后,可以鱼雁往来,相互宽慰,终还有相逢之日。末联“折柳”相赠,则是古代朋友相别时的习惯,以后就成了送别的代称。《三辅黄图·桥》即记“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代权德舆《送陆太祝》诗亦有“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之句。这一联是说:我情意殷勤,折柳相赠,君须记取,这是向南之枝。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东都江都在江北,江宁则在江南,友人虽北去,然而思念朋友之时,必定会翘首南望的,所似特地说“此是向南枝”。这样,末联以折柳相赠,慰藉友人,归结全诗。

  此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抒写了离别时的缠绵情思,但伤别之中有劝慰,并不一味消沉。诗的语言也平易朴实,颇能感人。在送别诗中,是一首上乘之作。

【徐铉的诗词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解释】相关文章:

1.《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2.《送李十五》诗词介绍

3.送赵资政的诗词

4.秋夜送友的诗词

5.送沈子归江东诗词

6.形容十五月亮的诗词

7.形容十五的月亮的诗词

8.《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的诗词

上一篇:《送李侍御赴安西》古诗词鉴赏下一篇:《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