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探讨如何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

2020-04-26诗歌

  —、从朗读、关注诗歌语言本身进行鉴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杜甫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积淀诗歌精髓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反复的含英咀华中才能感悟到诗歌的音韵及蕴含的文化特质,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富于音乐美。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中通过不断的诵读,才会逐渐唤起自己的审美敏感,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诗歌的语言上,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的内涵,逐步达到意到情浓的境界,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也会随时日递增。如“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就是“诗眼”,“涨”字有一种不息上涨的动态感,不仅暗示了夜雨之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安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不反复朗读,不关注诗歌语言,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内在性是很难把握的。

  二、从捕捉情感信息入手进行鉴赏

  “诗言志”,“歌咏怀”。对诗歌进行鉴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情,予以仔细推敲,这样才会抓住诗歌的情感脉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送别之人是武判官;事件是诗人在边塞给其饯行;所牵扯的物有:“白草”“飞雪”“珠帘”“罗幕”“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百丈冰”“愁云”“胡琴”“琵琶”“羌笛”“辕门”“红旗”“天山”“路”“马蹄印”等;描写的景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及“雪满天山”和“山回路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这些人、事、物、景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本诗蕴藉的情感脉络:在风雪肆虐的边塞,诗人和将士们演奏着异乡的乐器为朋友饯行,他要回去了,自己能不思乡吗?山回路转,诗人仍伫立风雪中,看到一行长长的马蹄印,他内心的情感能不挣扎吗?结尾之处诗人为读者留下了开阔的艺术空白,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因此,只要抓住诗歌当中的人、事、物、景这四个要素,诗歌的第五个要素———“情”也会呼之欲出。

  三、从形象美入手进行鉴赏

  诗歌往往也会以形象感染读者。尽管诗歌语言简练,但如果仔细捕捉,有些诗歌描绘的人物形象也会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容。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字就把一个踽踽独行在废弃的古道上,迎着吹来的凛冽西风,骑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的马的.游子推到了我们读者的面前,这样的铺垫不难让读者领悟此诗的主旨:“断肠人在天涯”。所以,诗歌或三言两语,或点滴之笔都能让其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从而达到鉴赏诗歌内涵的目的。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鉴赏

  诗歌需要想象,否则囿于其表象,诗味会支离破碎。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诗人为我们创造的生动形象、感人的意境去展开想象,这样会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如果我们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夜大风雪造出来的本来是个冰雪世界,可诗人却说这不是北风而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那么边塞雪花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我们就会不难理解,同时诗人想要营造的塞外奇寒瑰丽的景象我们也会感同身受,因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是鉴赏诗歌的最高境界。总之,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课堂上积累的鉴赏知识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当其和具体诗歌相遇时学生仍然会力不从心,只有不断尝试着去品鉴赏析,学生的鉴赏能力才会形成自己的体系,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得以提高。老师还应指导学生经常动笔写一些诗歌鉴赏类的文章,在不断练笔的过程中其鉴赏水平也会日见功力。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去图书室、电脑上查找有关诗歌鉴赏的资料,多看诗、谈诗、用诗,在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其对诗歌鉴赏的能力才会真正提升。

【诗歌鉴赏探讨如何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相关文章:

1.如何鉴赏诗歌

2.爱又如何-诗歌鉴赏

3.高考诗歌如何鉴赏

4.诗歌鉴赏:如何选择

5.如何做诗歌鉴赏题

6.该如何现代诗歌鉴赏

7.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8.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上一篇:词人李清照诗词下一篇:李清照宋词《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