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中秋夜诗歌这是一首表现“爱而不能”情感的诗,它表现的是感情短暂的“脱轨”,“眩目的毁灭在眼前”,然而理智又控制了它。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中秋夜
舒婷
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
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
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选择
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
1976.9
On a Mid-autumn Festival Night
Shu Ting
Mid-autumn Festival on Hainan Island,
Banana leaves are rustling,
Long’an fruits are hanging low.
But this morning blossom, that evening moon
Are lost upon me from too many rains and gales.
When a tense heart stirs up a ten force tempest,
It tosses adrift, and adrift,
Not knowing where to anchor and rest.
The path is decided, no roses strewn,
No regret excited.
The soft moonlight will take you to dream.
A gentle mind for which you yearn
Will also value tender feeling.
Let my blood not flow so fast.
A mere proud heart of twenty-four summers
Can’t have the world changed.
A firm shoulder
To pillow a weary head.
A pair of hands
To pillar the gravest hour.
Yes, I know:
A whole life should be on a tray to offer.
If so much is reserved,
That much will be grieved.
拓展:
舒婷朦胧诗赏析
脱轨
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相撞
眩目的毁灭在眼前
却
始终未曾发生
一扇门
开了,又关上
如此而已
如此而已吗
你迟归的车轮
在我荒芜多年的梦茵上,留下
许多密径
醒来一一抚平
门开了又关上。但是门毕竟是开过了,所以“荒芜多年的梦茵上,留下许多密径”,一场毁灭避免了,然而心灵冲突所留下的痕迹却难以一一抚平。
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说“任何写作在本质上都具有‘对话’的特点。”既然是对话,就必然包含了交流。人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有助于解读的因素,“约定俗成”就是一条快速的通道。乍看《脱轨》很难索解,但传统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是人们所熟悉的。诚如焦菊隐所说“程式既然是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一种共同默契,一种共同承认的表现符号,那么,观众只要见到某种形式,便能立刻懂得了它所要表现的内容。”
诗歌的`“关联域”,即上、下文的作用,即苏珊·朗格所说的“‘情感符号’只能通过整个符号的意义,通过她们在整体结构中的各种关系才能领会。它们作为符号的功能,就在于它们包含在一个同时发生的、完整的表象中。”也就是说,仅仅单独看一个情感符号意义是不明确的,但如果将其置放于一个完整的关联域中以后,它的内涵就确定了。《脱轨》的丰富内涵被解读不正是如此吗!
舒婷的《脱轨》也写了潜意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相撞/眩目的毁灭临在眼前/却始终未曾发生//一扇门/开了,又关上/如此而已/如此而已吗//你迟归的车轮/在我荒芜多年的梦茵上,留下/许多密径/醒来一一抚平。”“爱”与“不能爱”的理智在抗衡,那扇爱情之门在理智的命令下尽管已经关上,都不可能关严,每到夜深人静时,潜意识便活跃起来。这种内心的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诗人表现得很具体又很含蓄,这是由于诗人使用了意象暗示的方法。虽然诗意更朦胧些,但诗人的情感波澜和对爱的执着追求却仍然那样清晰。
【中秋夜舒婷双语诗歌欣赏】相关文章:
1.双语诗歌欣赏
2.关于双语诗歌欣赏
7.双语诗歌欣赏钢琴
8.舒婷诗歌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