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道中除夜书怀》的诗句鉴赏

2018-09-29诗句

  【诗句】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出处】唐.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意思】残雪笼盖着 荒山野岭,白茫茫一片。流落他乡的游子独对孤灯,思乡之情绵绵不 断。今夜是除夕,却不能与家人欢聚,共享天伦之乐,只好把这亲情转 到随我漂泊的童仆身上。诗人羁旅他乡,除夕夜感怀,一 “乱”一 “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全诗沉郁,有凄冷之气。

  【诗句】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译注】冬夜乱山参差,残雪未融, 屋里一支孤烛陪伴着异乡人。乱山:指 山峰重叠参差。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雪夜或寒夜 客居山乡的孤独情景。[例]在阳明山 上徘徊了半天,冷雨凄风中,远行人的 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回来的时候,山下 已是万家灯火。想起了唐人诗句:“乱 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两个时代,一 样心情,不知道穿得像冬瓜的朋友也有 同样感触否? (郭嗣汾《雪人与冰屋》)

  【全诗】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 ①除夜:除夕晚上。②迢递(tiao di条递)高险的样子。三巴: 巴郡、巴东、巴西。羁危:在艰险中飘泊、跋涉。

  【译文】 我在遥远的三巴路上飘泊,旅途艰险,离家万里,孑然一身。今夜除夕,在这乱山丛中寄宿,窗外残雪未消,寒气凛凛,一盏昏黄暗淡的孤灯,伴着我这个异乡人。同骨肉亲人越离越远呵,转觉与僮仆更加亲近。尽管孤独中有这一点温情,又怎能忍受飘泊的艰辛。明日开始又是岁华一新,何时与家人团聚在故乡园林?

  【鉴赏】

  这首诗的核心皆围绕颔联“孤烛异乡人”而层层渲染。首联“迢递”二 字写出当日赴蜀之路的艰辛,“羁危”则交代出此时自己心中的凄怆,两句 总写自己离家之远,从而产生孤独之感。

  颔联写到眼前。岁值除夕之夜,而自己这个“异乡人”却像这雪夜里 孤独的烛光一样,渺小,黯淡。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然对于崔涂来说, 却是“每逢佳节倍孤独”。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呼应首联中的“万里身”,因离家万 里,与家人联系少,渐渐似乎有了隔膜;而终日陪伴自己的童仆,本是疏远 的,反倒日复一日地亲切了起来。在这一“远”一“亲”的反差中,则又落实 到自己的孤独。

  尾联近乎呐喊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谁能忍受这漂泊的日子呢! 想 到过完今夜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尽管对前路茫然无措,但仍道出了内心 的美好期望:希望明天是新的一天! 但这种期望又是多么的无奈。

  身罹漂泊,离家万里,所以像“独行”、“孤舟”、“故人”、“乡心”屡见诸 崔涂的笔尖。就像他在《孤雁》中所感慨的那只“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 之”的孤雁一样,找不到同伴,也寻不到归家的路。

  律诗固然像戴了镣铐跳舞一样,然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如果既能规行 矩步,又能匠心独运,那一样能跳出美好的舞姿。而崔涂“身遭乱梗,意殊 凄怅”(《唐才子传》),付之笔端,无须刻意锤炼,字字已浸透人心。

上一篇:《古朗月行》的诗句鉴赏下一篇: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诗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