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过旧宅》两首诗的第一联都是通过李世民自己巡幸旧宅,点出了他的身份今非昔比。中间的数联都是描写旧宅的景物,然后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末联zong结性的抒发自己一代帝王的宏伟气魄与豪迈情怀。
【原文】
过旧宅二首
其一
新丰停翠辇①,谯邑驻鸣笳②。
园荒一径新③,苔古半阶斜④。
前池消旧水⑤,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⑥,四海遂为家⑦。
【注释】
①新丰:唐初新丰县,即今天西安市新丰镇。新丰是汉时建县,刘邦称帝后,刘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更名为新丰。翠辇[cuì niǎn]:装饰有翠羽的车辇,这里指帝王所乘车辆。
②谯[qiáo]邑:秦置县,魏武帝曹操故里,在今安徽毫县。李渊早年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亳州。鸣笳[jiā]: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这里指代是皇帝出巡到此。
③荒:荒无人烟。新:干净。
④苔古:另有作“台平”一词,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
⑤消:替换。
⑥辞:离开。此:另有本作“北”字
⑦四海:出自《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另有《汉书·高祖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这里借此点明了自己的身份。为:加有本作“成”字
【白话译文】
我的车辇到了我的“武功”旧宅,前面有鸣笳开道。“武功”旧宅早以无人居住显的十分荒凉,但一条道路被打扫干净,苔藓爬上台阶覆盖了半边。池中水,因为有源头活水,还是比较清新,园中的老树如今也开花了。那年我离开旧宅征战天下,就有了以天下为家的想法。
【创作背景】
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冬(599年初)出生于“武功别馆”,十八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六年(632年)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感慨颇深,创作了这组诗。
【赏析】
这首诗近拟于五言律诗。首联“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不仅扣住题目“过旧宅”,同时又通过“翠辇”和“鸣笳”来指出如今的帝王身份。而且句中“新丰”和“谯邑”分别是汉室和魏室的皇家龙兴之地,用他们来比喻自己的潜邸“武功别馆”,其中的意境不言而明。
中间两联描写旧宅眼前景。三、四句“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上句的“园荒”,表明旧宅被闲置无人居住;“径新”透露出帝王旧宅平时有人守护整葺。下句则由“园荒”带出“苔古”,由“径新”带出“阶斜”。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遮住了半截斜阶。诗句给人以新旧交织的观感,这其中的旧正寓意着过去的自己,而新正象征着如今的自己。而如今的.自己来到过去自己的住宅,那种新旧交织,给予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园池里的流水不断流淌更新着,老树也不断发出新芽开出新花,宅园里始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宋代朱熹有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池中为什么没有旧水,那应该是水有源。刘禹锡有名句:“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看出作者对旧院的感情,水清花开,那是有源有根,自己的成生也正源于此,颇有生于斯,长于斯之味。
末联“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尾联气魄宏大,刚健有力,充满豪迈的情怀,既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气势相当。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千古一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627-649)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
【过旧宅二首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2.唐诗鉴赏
3.《过碛》唐诗鉴赏
4.《红豆》唐诗鉴赏
5.《山行》唐诗鉴赏
6.《遣怀》唐诗鉴赏
7.《春雪》唐诗鉴赏
8.《雪》唐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