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题西林壁》

2018-07-18题西林壁

  引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参考资料:

  1、金菊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1-13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诗 意

  从正面看庐山,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能看到屹然挺立的山峰。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样子。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我竟看不清。为什么?只是因为,我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

  赏 评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诗。成岭,还是成峰,都是庐山的真实呈现。完全取决于你看它的视角。你不想要局部的真相,而想追求真正的面目?难!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只有当你放下偏见,不再坚持固有的立场,才能看到事情完整的面貌,真相才会浮出水面。

上一篇:《题西林壁》解析下一篇:苏轼《题西林壁》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