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王昌龄赏析

2020-06-20王昌龄

  王昌龄的采莲曲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在诗中诗人是如何寄托自己的情感?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芙蓉:即荷花。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而是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阅读训练】:

  一、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二、

  1.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2.三、四句写出了伫立凝望着在刹那间所产生的感觉,请你谈谈这种感觉:

  3.③请谈谈这首诗的艺术构思:

  三、

  1.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是:

  2.这首诗刻画的是怎样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3.诗中的“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你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

  一、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二、

  1.答:诗人巧妙地将采莲女与周围的环境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荷叶像罗裙,罗裙似荷叶,一样绿来一样美;少女的脸庞似荷花,荷花的娇艳又映衬着少女的脸庞,一样的红来一样的艳。

  2.答:是一种人花难辨的朦胧飘渺之境,令人情飞思动,禁不住会问:“花耶?人耶?”又禁不住会自答道:“花也,人也。”回味不尽,品咂不尽,余韵无穷。

  3.答:如果说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一幅《少女采莲图》的话,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应该是采莲的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也没有让采莲女们在画面上出现,而是将她们“隐”在了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与荷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全诗洋溢着浮动着一种飘渺朦胧的美。

  三、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答】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

  3.【答】“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

【采莲曲 王昌龄赏析】相关文章:

1.王昌龄《采莲曲》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2.王昌龄采莲曲赏析

3.王昌龄的《采莲曲》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4.采莲曲王昌龄赏析

5.采莲曲王昌龄翻译赏析

6.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赏析

7.采莲曲 赏析 王昌龄

8.采莲曲王昌龄

上一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下一篇:采莲曲王昌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