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

2021-01-30王之涣

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下面是关于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蕴涵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资源分析:

  1、教学资源分析: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是一首即景生情的诗。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次句写目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不远处折而东向,留归大海,一幅壮美的景致通过这十个字凸显了出来。三、四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2、学生资源分析:这首诗很多孩子早已熟读成诵、烂熟与心,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二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因为古今文字存在的差异,使学生很难通过诗文中单个的字来理解意思,所以我将诗歌的模糊美与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鹳雀楼图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字“楼“,并指导书写)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贴图)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情境,将鹳雀楼的图片呈现,拉近了学生与诗文的距离。】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贴上小朋友人物图)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诗的时候,单凭诗句去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那是很困难的,因为二年级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接触不深,他们很难从短短的两行诗文十个字中感悟到什么。于是有效利用插图这个教学资源,在学生与诗文之间构筑一个平台,将诗句与画面相链接,去帮助他们理解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

  (1) 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读读诗、画画图,再读读诗,看似游戏,其实课堂上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全隐含其间而又不露痕迹。最后用猜一猜的形式充满童趣地理解了诗意。这种自然轻松、和谐无痕的学习方式正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并追求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作画的过程不是很形式地将课文插图进行翻版,而是借助作画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

  【对这句诗的处理,教师没有把“白日”、“依”、“尽”逐字逐句地讲解,尤其对“白日”没有强调是傍晚的太阳,而是保留了诗句的整体性和模糊美,突出了诗句所展现的一幅幅连续的充满动感的画面,让学生在丰富的联想中去感悟诗的意境,去体味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

  4、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

  (2) 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

  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丰富。

  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 ‘明像’才能‘入境’;‘入境’方可‘悟情’。” “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但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从现有的插图感受诗意,这是浅层次的理解,是感受,不是感知。要想让学生深切地体会“白日依山尽”这种落日冉冉而降,依依不舍的情态,光凭课文插图是不够的。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媒体播放,印证解读。

  在看一看,画一画的过程中学生已然理解了诗意,鹳雀楼前的美丽景象也如电影般在脑海播放,那么真实的情景是否如想象的一样呢?在教学结束,我安排了电脑小博士放映影片,再次感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势,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使图、文、声立体同时输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去感悟古诗,使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内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其情、悟其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登鹳雀楼》教案

2.登鹳雀楼教案

3.登鹳雀楼的教案

4.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5.登鹳雀楼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6.登鹳雀楼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7.《登鹳雀楼》 的教学设计

8.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上一篇:《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小班下一篇:《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