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学校时便已写完草稿,一直拖延至现在才开始整理。)
在化学考试结束后的两个半小时内结束了对《二三事》的阅读。狂热的天气与自修氛围,一群失去自制力的生物在黎明前夕不断地释放喧嚣。· 心理达到极端完美的状态,应当说与安妮宝贝的文字很贴近(我并不理解她想要促使我们产生的情绪)。这本书在抽屉中安静地躺了近一个星期——期待三次试图进入良好状态却都没有能够持续。也许是对这样的文字的水土不服?(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无法辨别可爱淘与安妮宝贝。而对于青春系列相当排斥!)· 这本书毫无疑问又是从同学处筹到的——这一次是风之古树同学,复习前下定决心所以未带任何书籍结果发现除此之外无所事事,而不幸的是他拥有N本Annie的。于是一切顺理成章。
简洁,果断,并有如同唇瓣的敏感触觉,这就是我眼中的属于她的文字。在近乎漫长的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惊叹于她对事物以及环境的描写:这也许是最吸引的一部分了。她仿佛孜孜不倦地在表达自己对那些经常被我们忽略的环境的感觉。而其中的基调又往往是被灰色统治的。我渴望着充实的生活,即便是布满荆棘甚而完全是依次流浪。在她的世界中,精致与不羁几乎同时存在又不会使人感到突兀矛盾。
无论是悲怆还是愉悦,都是通过平淡(甚至是冷漠)来叙说。这样所创造的深度就能是人在一个阅读的时间内(长度因人而异)平静地度过许多的岁月。而我必须说,用释然的语言去讲述苦难确实更让人心痛。·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未曾遇见的。那些性格因数在我的环境中不存在,因而显得更加深刻。无论他们发生了什么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存在着另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群人那样生活着?当整个情节不断地在悲剧与完美之间穿插时,我看到了隐秘其中的在我生活中同样存在的因数——那些勾心斗角与一切美好情感。
风之古树曾经在介绍时说该小说故事情节太过复杂。而我相信这其实并不影响这个的回味,但结局是否有些草率?(在姜戎的《狼图腾》里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也许我误解了她的意思,所以对结局并不认可?毕竟那样太过平坦了。 而在此之前或之后我再也没读过第二本。(其实也不需要)·保留着这种印象应当足够了吧,我想,毕竟无论我多了解她,依旧只是一部分,只能无端地重复同样的风格了罢。(我并不希望她能有所改变。)· 毫无疑问的是,我的这篇读后感基本上是基于自己的感受来写的。而我最终发现,其实在整理一稿和二稿时感觉仍会有所不同(基本上忠于二稿)。也许有人会在阅读后产生异议,我可以毫不担忧的说:你没错,我也没错。
通过一本书的阅读固然不能决定什么,所以在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口味——这是不能否定的。 建议在心情平静的时候看这本书。并且能够用较少的次数读完. 这就是我对《二三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