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天下无桥长此桥”

2020-04-24文学体裁

  《思“天下无桥长此桥”》 以安平桥作为线索和对象,写了作者三个角度的观察和思考。突出了桥梁艺术性,也写出了思想性。

  桥是路的命,桥是路的魂。

  中国是桥的故乡,至今留存上百座古桥。但1961年国家公布第一批1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仅赵县安济桥、永通桥,晋江县安平桥(五里桥)入列古桥,泸定桥和卢沟桥是列在“革命纪念建筑物”中。就凭安平桥(五里桥)能堂而皇之跻身“古桥三甲”,足见其卓尔不凡。

  一、长龙卧波七彩彩虹古今飞接

  安平桥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要说这五里桥凭啥跻身“古桥三甲”,请听慢慢道来。

  这是举世罕见的梁式石桥。材料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五里桥建桥材料全用的花岗岩,如此规模化地运用花岗岩,还是巨型条石花岗岩与一桥,这本身就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也显现出石桥的庄重、高贵、大气、古朴、不凡。

  细观桥梁结构下部的石墩,用花岗岩巨石梁横直交错叠砌,就直铺了3500多条。再观那由1300多条石板铺就的桥面,每块石板都长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则重25吨,桥面横宽用5-8条大石板铺架。如此用巨石石材建造石墩,如此用巨大条石铺就桥面,又如此独特造型,谁看了不被震撼?谁能夺此风采?

  这是中古世界最长的桥。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按《石井镇安平桥记》所述:“其长八百十有一丈,其广一丈有六尺”,如此说来,建桥之初,桥长应2433米。

  该桥的建成刷新了两项世界纪录:当时世界第一长桥;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虽然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在中国打破了五里桥的长度,但该桥作为饱经千年风雨的“梁式石桥”的长度,作为世界现存最长古石桥,将无疑成为终极荣耀的世界纪录。

  现五里桥中亭——“水心亭”石柱上有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敢放言:“天下没有长过此桥的桥”,此言,震烁古今!

  桥梁设计和造桥工艺先进。安平桥有疏水道362孔,桥墩361个,看似设计简单,实是泉州设计最科学的桥梁。桥跨五个港道,按深浅、水流、滩土,海潮和洪水流速流向不同,采取了因地制宜设置桥墩位置和形状,筑成方形、单边船形及双边船形。方形桥墩筑置水流较缓浅海;单边船形墩尖头迎潮流急,背潮水流缓一头为方;双边船形墩,两端呈尖形,状如舟筏,筑在水流湍急而港面较宽的主要港道之间。

  造桥所用的巨大条石,从相距9海里的大佰岛开采海运而来,这些桥梁石板最长11米。工匠们利用潮汐的涨落,控制运石船只的位置,把石板架装上去,这与现代浮运架桥法相同。1000多年前,就巧妙运用潮汐涨落规律,区别不同部位的受力,采取形态各异的桥墩结构,以缓和海潮冲击,确实显示了精湛的造桥水平。安平桥以先进的造桥技术,占据了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跨海大桥和第一海港大桥。古时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隔一海沟,海面六七里宽:“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保,从古已然,大为民患。”这座中国古代第一跨海大桥建成,“天堑变通路”,让“千百年来民免病涉”提供坦途,过往商旅,“车者、徒者、载者、负者、往者、来者,祈祈舒舒,无所濡壅。”

  宋朝泉州港是世界第一大港,被联合国认定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是“三湾十二港”的总称,“十二港”除石井港,均在晋江。兴建安平桥,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拉近了安海港与附近八港的距离,提高了港口商品聚散速度,还提高了安海港在泉州诸港中的地位,繁荣了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长盛不衰,直至明清。

  这是一座桥梁“秀”。相比一般的桥梁,安平桥是集合桥梁建筑诸功能的立体“秀”。

  作为建筑功能,突破了纯为车辆行人等通行的桥梁属性。史载,建桥人考虑桥跨度长,来往过桥行人需要歇脚,就在整座桥的东、西、中部,分别设五座凉亭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桥上有塔有庵、亭台楼榭,集园林、休憩、景观、观景、交通、运输为一体。桥中间的“水心亭”规模最大,它是晋江与南安的分界处坐标。

  作为建筑工艺,更集桥梁建筑之大全。从桥梁设计的上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的精妙组成,到建筑工艺的成熟、建造标准的严格、建筑手段的先进,特别是桥梁艺术的负载,都是立体的“秀”。无论雕工精湛的狮虎龙兽、佛像将军、亭台楼榭等,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精华。至于桥梁与两边水中建有的对称四座方形石塔,一座圆形翠堵婆塔之呼应,将五里桥的建筑艺术厚重和轻灵地做了展现。

  胜景靓丽千年。一条长桥如虹,胜景无限千年,遥想当年如此多娇江山。

  就是现在走在五里桥上,“恍如仙游,忽若羽化”,仿佛穿越沧海桑田。在“超然亭”感受古人超然,在“海潮庵”听潮起潮落,在“水心亭”禅悟“有佛宗斯佛”,能思接天地古今。“心中无念实为念,一笑红尘陷红尘”。在桥上放眼波光水色,看丽人撑红伞走过,能感受南方的婉约,能涌海潮奔腾的豪壮。

  若远望安平五里桥,如一条巨龙卧在长波之上,更感气势磅礴。体味“海涛连天起,人骑苍龙背”,那是何等意境?

  古桥一座遥接古今。因地理变迁,近代的安海湾逐渐被淤积,安平桥变成一座陆上桥梁。但经整修后,又再现当年。可谓古桥风韵犹在,彩虹古风不减。

  更令人感叹不已的是,当中国无数古桥都成只能看,不能用的文物被保护起来,这一条长长的安平桥,则还在使用,还在乘凉造福后人。走在安平五里桥,就如走在苍龙的龙背,就如骑上苍龙背飞天。

  顺便提及一笔,该桥“十年浩劫桥无劫”。1974年7月5日,晋江地区革委会两报省革委,要求全面修桥,需经费约79万元,另修条三公里公路需经费60万元。按1976年全中国货币流通量仅700亿元,现在流通货币量16万亿元,相比之下这笔钱至少应值几亿。后经各级政府和国家文物局陆续拨款,安平桥依原貌重修。

  二、千年丰碑屹立传颂黄护经年

  犹如人们阅读到优秀作品,必然产生了解作者的冲动。或者说,当读者强烈要了解作者,这部作品大约就成了经典。安平桥无疑是世界桥梁史的经典,那谁是这桥梁的作者?

上一篇:寓言故事《桥面与桥墩》下一篇:伤感散文:若雨不停默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