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

2020-04-24文学体裁

  《扶不起的“阿斗”》作者从一句老生常谈的俗语入手,深入浅出地描写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记得从前,在乡下农村,小孩子不争气,或办砸了事,总被大人们骂作“窝囊废”、“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谁?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认识。可听那话音就知道,“阿斗”是个“窝囊废”。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了“三国”故事,或读了《三国演义》,很快便清楚了,“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如果再问,刘备是谁?回答是:“一位英雄,天下最仁义的人。”如果还问:“英雄怎么生了个这样的儿子?”可又没有谁能够回答上来了。

  人都有走背运的时候。想当年,刘备刘玄德,也就是“阿斗”的父亲,被曹操的大军撵得丢盔撂甲,无路可走,甚至连家眷也难顾得。乱军之中,是万夫不当之勇的赵子龙救了“阿斗”,才使戎马一生五十多岁留下的这点骨血得以存续。东吴为要还荆州,设计让孙夫人抱走“阿斗”,一去不回,是张飞、赵云截江夺回了“阿斗”。我们通常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挨“摔”的,正是“阿斗”。

  早年看《三国》,我对“阿斗“的印象并不深。桃园结义,其父与关二爷、张三爷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恩重如山,感人至深。想他刘皇叔信义伸于天下,可不知为什么,常听人们说他的江山是“哭”来的,是关羽、张飞、赵云等兄弟们用命抬来的,是诸葛孔明忠心耿耿地辅助得来的。“阿斗”他爹,为义气,执意伐东吴,最后却落得个火烧连营七百里。这其间,阿斗的年龄?小或年轻,大小事都由他那老子担着呢!

  白帝城托孤,阿斗他爹哭着对丞相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里的“嗣子”,说的就是“阿斗”,“辅之”就是要诸葛等人“辅助阿斗”。虽然“君可自取”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从“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中,还是可以看出,刘备对他这个儿子“太子禅”,也就是“阿斗”,还是寄予很大希望的。

  后来再读《三国》,我反复琢磨“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觉得它似乎有两层含义。一是说“阿斗”本人窝囊懦弱,“扶不起”;二是说辅助者能力有限,“扶不起”。通观“托孤”后事,诸葛孔明结东吴、和诸戎、拒曹魏;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可以说基本上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从整个战局上来看,应该说还是“扶得起”,“扶得”还很不错。

  再看看“阿斗”,也就是做了后主的刘禅。他似乎并没有辜负先主的教诲,而是视“丞相如父”,事无巨细,一切均由“相父”裁撤。虽然国中大事小情他很少过问,整天忙于个人的玩乐,可他做太子时不就是如此吗?当年有他父亲这棵大树好乘凉,可没有了父亲,不是还有他父亲亲自安排的“相父”管理着一切吗?敬丞相如父,也就够了;再操心不就是多余的了吗?操心多了,说不定“相父”还会不高兴呢?要说他理解和贯彻父亲的“遗嘱”,还是比较彻底的。

  “阿斗”性格懦弱,这是天生的。说他缺乏父辈身上的那种“英雄气”,也是对的。可“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的父子也并不都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有时也有“老子英雄儿混蛋”的。况且“阿斗”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混蛋”。在“相父”死后的日子里,他削弱了相权,避免了内斗;停止了攻伐,休养了生息。这一切应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黎民生活的富庶。至于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直接攻入成都,这是谁都难以预料的。

  阿斗看大势已去,主动请降,不以个人荣辱为先,舍小求大,放弃一己之私,而使百姓城池免遭屠戮与残暴,权衡利弊得失,保全了黎民性命,无论怎么说,也应该是一种大仁大义之举。再说蜀国的灭亡不能简单地归罪于“阿斗”身上。偏安一隅的小国,连年的征伐是很难承受得起的,诸葛死后的几十年,蜀国得以延续或许是“阿斗”休养生息的效果。我们不能以狭隘的观念只讲什么正统,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我以为,蜀国的灭亡不能当做阿斗“扶不起”的证据。记得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曾盛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的诗词里,每句话自有他的背景,他是在拿当年的东吴和南宋小朝廷对比。孙仲谋就是孙权,他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他紫髯碧眼,礼贤下士,坐断江南,威武而雄壮,不愧为一代豪杰。可东吴在蜀国灭亡之后,不也未能保全吗?难道我们都把王朝灭亡都归结到最后那个“败家子”吗?

  其实,历史也不是绝对的,末代皇帝也不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个个是败家子。据说,大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就为人聪明勤政,还极为节俭,应该说是皇帝中的好样的。可当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大明王朝灭亡了,崇祯帝不是吊死煤山了吗?或许有人会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一个“亡国之君”,谁又会把他当作“玉”呢?只能是自己。即便是“玉”,不是也有玉石俱焚的时候吗?

  我以为,人们之所以说“阿斗”扶不起,应该与一句话有关。这句话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里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作为一个成语,它的本义是说后主刘禅也就是“阿斗”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来,常用作比喻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乐趣,就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去了。关于这一典故,《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里也说:“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上一篇:赵治勋名人故事下一篇:乌云和太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