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诗意

2018-07-20游子吟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上一篇:游子吟孟郊下一篇:《游子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