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范文

2018-12-13圆明园的毁灭

  本次研修中,我有幸观看了张小红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观看之后收获颇多。这是一节小学高年级的课,学生已上五年级,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常识,在教授时很有高年级学习的特色。例如:学生已经学会查资料,老师注重引导即可;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已经具备,字词和朗读的教学就会轻松很多;学生的情绪调动比较容易,比较适合情景教学。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来说。

  一、课文讲授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1、课文内容层层递进。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主要从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两个层面来写。课程一开始,张老师就让学生来总结课文的内容,学生很快就抓住了“辉煌”、“毁灭”两个词才总结,老师板书,后面的内容就一个词一个词来进行,整堂课很完整也很清晰。

  2、问题由浅入深。

  张老师提问的环节特别多,问题层出不穷,但是没有一个问题是无效的问题。从刚开始的“谁能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到接下来的“哪一段?哪个词?体现出圆明园的辉煌?”这些问题都是有效问题,都是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的问题。提问方式很明确,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哪一段,哪个词。

  3、注重历史和现实的层层递进。

  课文一开始,先讲圆明园的毁灭,那就“走进”圆明园,一步步去感受,一步步体会,在园子里把情绪给调动起来;讲到举世无双的圆明园最终的命运却是“毁灭”,整堂课的情绪已经达到顶峰,那就“走出”圆明园,立足历史,展示未来,说出自己的思考。课内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衔接无痕,非常有新意。

  二、注重字词和朗读教学

  一直以来,小学低中年纪比较注重字词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才肯花宝贵的时间去讲字词,传授理解和使用字词的窍门,好像到了高年级,就无需在把课堂重点放在字词上了。我并不十分认同这样的观点,字词在任何一个时段都是重点,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只是高年级的字词可以变换方式来教授,比如自学。《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字词很多,尤其是成语非常多,这些成语用得恰到好处,如果学生能够领会到,将会是非常大的收获。张老师抓住了这一点,她强调字词,用了大概3分钟,她不是填鸭式给予,而是提示性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解释,自己去造句,这样学生慢慢地就会更能领会字词的含义。

  而朗读教学看似很普通也很简单,学生日日都会朗读,但是读书和朗诵还是有区别。张老师把单纯的读课文放在回答问题上,没有提出“谁能有感情的读这一段?”这样很枯燥的问题,学生还没有明白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怎样有感情去读?张老师用问题来引出课文的段落,先问感情,再要求读,这样就把有感情朗读的环节处理的很好。

  三、把课堂交给学生。

  语文课很忌讳老师讲,学生听,只有师生互动良好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打造有效课堂,提问和回答是个好方法,这样学生的神经紧紧绷着,不允许他们有所松懈。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张老师的课堂,老师单纯讲不超过20秒,也就是说每隔10秒左右,就有学生的任务和工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张老师的教学艺术很扎实也很朴素,但是亮点很多,值得学习和深思。

上一篇:《雨巷》的说课稿下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