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的教学设计范文

2019-07-17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并能默写。积累下列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辟(避),得(德)。

  (2)虚词“所,尔”的意义与用法。

  2、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类比推理方法,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论证效果的写作技巧。

  3、把握本文的论点,认识“舍生而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舍生取义”的进步性,认识其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并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预习要求】

  1、参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基本观点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考方案〗角度:从课堂教学重点的角度设计导语。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串联起来的链条。因此说,人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的确,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做出判断。这些选择,有的很微小,无关紧要,比如早餐是喝稀饭或是豆浆;有的挺重要,比如报考大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职业生涯。而有的选择,则超出了物质的层面,关系到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古往今来的英雄和伟人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仰,就是由于他们在大是大非和生死关头,做出了符合生命真义、利于人类福祉的正确抉择。

  一些重大的选择,在认识上都很容易判断其正误,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行动上就很容易决断。因为抉择的结果总与具体的利弊相关。有时候,错误的选择可能给我们带来个人利益,正确的选择却可能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乃至生命。这时应该怎么办?古代哲人孟子做出了生动而且深刻的回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鱼,我所欲也》。学过之后,请大家想一想,孟子说的道理在今天还适用吗?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默读,留意老师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和停顿。

  2、指名学生朗读,或小组齐读,借以检查预习情况。

  3、订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

  三、疏通文意

  1、教师示范串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指名几位学生接力试着串讲余下的课文。教师留意学生讲错或不妥当之处。

  3、由其他学生纠正学生串讲中的错误,教师补充、订正。落实以下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①辟,同避。②得,同德。

  (2)虚词“所,尔”。

  【所】助词,和动词组成“所~”结构,作用相当于名词。文中的“所欲”意为“所喜爱的(东西)”,文题用现代汉语说,就是“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尔】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呼尔”“蹴尔”,犹言“呼着”“蹴着”。

  (3)实词:兼、苟得、恶(wù)、箪、豆、蹴尔、钟、奉、向、本心。

  四、内容探究

  1、回顾:关于作者

  对孟子,我们并不陌生。在七年级下期,我们学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选自《孟子》。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孟子》一书记载了他的言论和行动,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2、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呢?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能以课文的文句为依据来回答问题,发表看法。

  通过交流,明确: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这是作者要阐明的观点,即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二段,又进一步指出:“舍生取义”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舍生,就是舍弃生命。取义,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用今天的话说,义,就是正义,道义。

  孟子认为,当生命与正义不能两全时,应该舍弃上以求取正义。他还认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本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这一本性,并将它发扬光大,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3、请学生从所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书、历史或现实中,举出“舍生取义”的例子,并简要评说。

  五、论证艺术鉴赏

  1、孟子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对于一个涉及生死的大问题,孟子并不是一上来就直通通地说: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而是巧妙地用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善于用比喻、类推的办法说理,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论点提出后,孟子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第一,从对比权衡的角度阐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取大弃小——舍生取义。

  第二,反面论证:“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

  第三,用客观事实论证:“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至此,道理已经讲得比较充分,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第四,用具体的事例佐证中心论点:“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作者还通过“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的对比,指出“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不至于“失其本心”。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得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向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六、小结

  孟子在本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七、布置作业

  1、本文和《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都谈到哪一个相同的话题?它们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2、完成《伴你学语文》的相关练习。

上一篇:《水调歌头·中秋》说课稿下一篇:课文《兰亭集序》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