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明白的六个观点

2021-01-01雨巷

家庭教育需要明白的六个观点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需要明白的六个观点,希望有所帮助!

  1、明白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

  这原本是一句至理名言,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为透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年队主题队日活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2015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12月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会上又强调指出:“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五个“第一”,即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第一个老师、第一粒扣子、第一个台阶,足以说明家庭教育的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根基不好,后果将难以想象。

  2015年11月《人民教育》发表了一篇文章《从“根”上为教育破题》,文章认为“家庭教育是根,不在根上破题,学校教育再用力,也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徒劳。”教育部原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撰文指出“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三者相互关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从现实大量事例来看,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孩子成功与否,许多“问题学生”背后原因都是“问题家庭”。不少家长常常责备孩子“恨铁不成钢”,却很少“恨自己不称职”。从现实生活中看,孩子走向社会后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往往带有父母的印记。因此,专家称家庭教育是“打底色的教育”。

  2、明白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教育”一词,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这里所说的根本任务,不只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家庭教育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明白这一点,家长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家庭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更不是对学校课业的辅导和督促。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说到底家庭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著名教育学者、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在《中国教育研究》撰文认为“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应回归四个方面”,第一是公民教育,第二是生活教育,第三是生命教育,第四是心理教育。事实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应该各有侧重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时间用于系统传授知识,而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实践始终如一地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养成。

  3、明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家长。

  这是许多家长思想认识中一个“混沌”状态的问题。不少人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学,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其实不忍,孩子成长的主要责任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宋庆龄早年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湖北省家庭教育报告团团长周运清认为:“我的观点是孩子成长的主要责任是家庭,不是学校。

  从母亲怀孕开始一直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最主要的时间、空间都是家庭,成长的潜移默化影响,参与社会生活,孩子自己的体验都是在家庭中,由家庭带向社会,而不是学校”。2010年2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部委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三大原则,一是“儿童为本”,二是“家长主体”,三是“多向互动”。2015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确立责任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4、明白家庭教育中亲子陪伴不可缺失、不可替代。

  亲子陪伴是父母陪同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的事情,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需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促进父母的自我成长。

  亲子陪伴中的“亲”仅限父母亲,不是亲人、亲朋。父母各有不同作用,任何一方都不能缺位,更不能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其他什么人替代。有研究表明以祖辈为主甚至祖辈包揽带孩子的办法失败者甚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经过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后强烈呼吁:家庭教养大梁祖辈最好不“单挑”!

  亲子陪伴最重要的是亲子交流、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最有价值的是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并不仅仅是指母子或父子之间的阅读,而是指全家一齐参与的阅读。而且有研究表明,父母共同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对孩子的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提出的心灵陪伴是空间陪伴、肢体陪伴的升级。

  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以感情紧密联结为基础的良好关系。通过真正的、内心真实的感受来交流与沟通,传递给他人爱、信任和安全感。在儿童养育的领域,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比采用所谓"正确"的技巧更为重要!父母通过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5、明白家庭教育具有“不教而教”性。

  “不教而教”是家庭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场所,这种场所的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这就是说最好的家教莫过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家庭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最持久的。言传身教,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它和家长的综合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说教与训诫,而是一种时时事事的熏陶、一种岁岁月月的影响。

  这种教育,渗透在每一件家事里,贯穿在每一个日子中。日久天长,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好的家庭教育要求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善待他人,长辈榜样示范,还要形成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要使“创学习型家庭、做智慧型家长”成为一种时尚。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同志撰文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家庭文化是“道”,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是“术”,“道“比”术“更重要。中央纪委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已推荐给各级干部和党员学习,其实每个家长都应该读一读。

  6、明白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有智慧。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培养一个成功、幸福的孩子,父母亲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爱,还要有智慧。在人生的起点处多做一些事,多投入一些时间和智慧,父母亲就可以避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后悔,避开可能出现的成长陷阱。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缺的不是爱,而是智慧。爱孩子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爱中有责、责中有智。

  父母必须懂得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善于帮助缓解学习中的困难、掌握不同时期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比如3—6岁的孩子,父母是他们心中的绝对权威,所有的话都是“圣旨”,这个时期就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而到13—14岁逐步进入独立期,亲子交流成为许多家庭难题,有经验的家长总结出这个时期亲子交流时“先说孩子想听的,再说自己要说的”。当前要重视纠正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期望值过高、过度保护、包办代替等错误倾向。2017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分论坛之一在杭州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更好地用智慧爱孩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智慧爱”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父母教育孩子不是靠其经济状况、社会阶层、文化程度等元素,而是靠其‘教育素质’。

  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何为“智慧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原则的爱;智慧爱是平等尊重、充分自由的爱;智慧爱是尊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爱;智慧爱是理性、科学的爱;智慧爱是身心相伴、共同成长的爱。”

【家庭教育需要明白的六个观点】相关文章:

1.家庭教育的八个观点

2.孩子需要良好的纪律的家庭教育观点

3.观点:英雄前面不需要民族

4.家庭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观点

5.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放养

6.家庭教育需要补位教育

7.家庭教育存在的六个问题类型

8.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上一篇:家庭教育方面论文下一篇:六个方面概括化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