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文坛地位

2020-04-24张九龄

  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声匿迹,比如张九龄。他经历初唐跨入盛唐,承上启下,树儒家典范、创山水纪行诗之新格局,开李杜风气,被推为一代文宗,如此伟业却随时间湮灭,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为人所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张家落籍曲江(今广东韶关),随着与当地人通婚,张家成为“土著姓”。在重视门籍的唐代,这样的出身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虽然才华出众,但在与张说通籍后,他才得以逐渐步入“正途”。张九龄“七岁能文”,十三岁时,上书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夸奖他“此子必能致远”。张九龄又被称作张曲江、曲江公、始兴公、始兴伯、张文献公,他的传世文集为《张曲江集》。

  二十岁时,张九龄考过了乡试,702年,又进士及第。因其才华出众,受到负责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沈佺期的欣赏。703年,张说被流放钦州,路过韶州时被张九龄文章所打动,“燕公过岭,一见文章,并深提拂,厚为礼敬”。707年,张九龄考取中宗的才堪经帮科,授以秘书省校书郎。712年,玄宗登基,开制科,张九龄考取道侔伊吕科,授以左拾遗。张九龄能两次通过制科考试,足见其真才实学。

  在近三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以尚直守正、竭忠尽孝的“九龄风度”著称,为时人敬仰,也为他带来一次次波折。张九龄由于直谏宰相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又指出地方吏治的不足而得罪姚崇,于716年秋称病返家。回家后,他上书玄宗,请开凿大庾岭新路。朝廷下旨后,张九龄亲自翻山越岭去勘察,找出来最适宜的路径、提出避险修路的主张,恰逢农闲,周围的农民踊跃参与,道路按时修通。

  718年春,张九龄应诏返回京城复职,上书劝玄宗重郊祀之礼而被受到玄宗赏识,被授以从七品上的左补阙。他善于考查人才,参与吏部选拔的评定,办事公允,被提升为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720年四月,任命为专门负责评定官员勋绩的司勋员外郎,次年被升为从五品下的散朝大夫。张说称赞他为“后出词人之冠”。

  张说于721年9月出任宰相,722年,张九龄被转为中书舍人内供奉。724年,47岁的张九龄受封曲江县开国男,并进为中书舍人。张说可谓张九龄的伯乐、恩公,但张九龄对张说并非迎合谄媚,而仍是秉公办事、直谏规劝。725年,玄宗封禅泰山,张说负责安排,他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提拔亲信。张九龄在草拟诏书时,就发现了张说的这些不适当的举动,对其劝告,但张说不屑于听从,最终导致被弹劾。

  随着张说罢相,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外放冀州刺史。“九龄以母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母音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治所在今南昌)。俄转桂州都督(治所在今桂林),仍充岭南道按察使。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在任上时,张九龄处理了不少积压的案件,无论诉讼大小,经他判决都令人信服。

  729年,张说复拜相位,次年病逝。张说死后,玄宗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73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本年,由于母亲病逝,张九龄奔丧南归。按照规矩,应守孝三年,但十二月,张九龄即被“夺哀”起复。被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34年,任正三品中书令,兼修国史。735年被封为始兴县开国子,加金紫光禄大夫。玄宗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

  从担任中书令到被贬荆州,是张九龄仕途最辉煌、也是最艰险的一段。当阴险恶毒、毫无学识、善于谄媚的李林甫逐渐高升后,张九龄成了他的眼中钉。在朝政上,李林甫每每迎合玄宗,而张九龄耿言直谏,因此越来越不得玄宗欢心。737年,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被当朝暴打(也有一说为决杀),由于是张九龄推荐的周子谅,所以贬张九龄为荆州大都府长史。玄宗罢张九龄,重用李林甫是一个分水岭。“此后,尽管开元年号还持续了五年,但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开元之治却从这一年就已寿终正寝了。”

  张九龄被逐出朝堂后,玄宗还是较为思念,经常以九龄风度来评判朝臣,“每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否?’”739年张九龄被封为曲江县开国伯。740年,张九龄请假南归扫墓,五月七日病薨于曲江私宅。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张九龄在相位时,主张杀了安禄山,玄宗不舍得。日后玄宗逃难四川时,常常痛哭流涕地怀念张九龄,作《怨仙曲》,“遣使韶州祭之”。德宗建中元年,追赠张九龄为司徒,评其为唐代开国以来上等宰臣。

  张九龄的文坛宗主地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与当时文人结交广泛,多有提携。如王昌龄在秘书省时曾是其属下,他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在荆州时请孟浩然做幕宾。任中书令时,与裴耀卿往来密切。这些人也都是张九龄的诗友,有诗作往来。第二个方面是他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他属于从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过渡人物,他的诗作整体而言,承前启后。张九龄开创了感怀为主、兼吟山水的五古体。他的诗风一改沈宋诗歌的浮靡,充满高古情怀,“直通渊明”,朝隐的心态对王维的影响深远。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赞日:“唐初承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独开清澹之派。盛唐继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澹益以风神也;高适、岑参、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也。”

  拓展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⑵。

  情人怨遥夜⑶,竟夕起相思⑷。

  灭烛怜光满⑸,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⑹。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⑷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⑸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⑹“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白话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上一篇:《藏书楼》说明文阅读答案下一篇:《新能源崛起》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