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反思及建议范文

2019-02-27教学反思

  “倍”在小学数学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很难教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今天应该如何教“倍”?其原因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对乘法意义理解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下面就“倍的认识”教学谈谈我们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基础。

  从“倍”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主要是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与“倍”相关的乘法知识来理解“倍”。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对“倍”的认识是属于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同化过程的开端是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的理性认识。因此,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要求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比较丰富,所掌握的概念能形成系统。从学生学习“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倍”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定义概念,采用“2个3也可以说成3的2倍”,揭示“倍”的本质属性,给出了新的名称“倍”;(2)概念同化,学生利用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和新概念“倍”建立联系,使新概念“倍”和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得到融会贯通;(3)强化对“倍”的认识。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出“倍”的定义以前,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必须十分清楚。为此我们在给“倍”下定义以前,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使学生感悟到图中存在着丰富的“几个几”,而且还要使学生会用“几个几”来表述,再用“几个几”来比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在复习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也是在帮助学生用“几个几”来描述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这样教学设计不但在为学习“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了“倍”以后,用“倍”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做准备。可以这样说,在教学情境中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途径。

  新教材支持“倍”的知识基础是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在分析学生获取新概念时又强调,学生要获取新概念必须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新概念和旧概念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是让学生沟通“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定义方式揭示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用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所以,学生缺少概念同化的经验,这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

  首先,通过说图意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是,揭示了“倍”的意义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从黄带子和红带子中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倍”,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课件出示2朵红花为一组,红花有这样的3组),请你用一句话把图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以上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结果的学生会说“我看到一共有8朵花”;关注摆放形式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有4个2朵”;关注新知识应用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即2的3倍”。

  这种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幅图的意义,能进一步沟通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几倍也可以用几个几表示,反过来几个几也可以用倍来表示,真正做到新旧概念融会贯通。

  其次,还可以设计如下的操作环节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通过说图意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倍”,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用圆片来摆一摆“倍”,听清楚要求。

  师:用小圆片摆4的2倍,那么应该怎么摆呢?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个新概念,首先是会表述这个新概念,正确表述概念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其次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学生要正确理解概念只是会表述这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正确的表象是学生正确建立概念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正确表述新概念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新概念。

  (三)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加深对“倍”认识的关键

  由于新教材是用“几个几”来揭示“倍”的意义,所以学生在获取概念时比较关注“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同一集合中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敏感,而对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太敏感。为此,在学生沟通了几个几与“倍”的联系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首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图中的各种倍数关系,还可以结合教材拓展学生对“倍”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倍”,现在就用圆片来摆一摆它,听清楚要求。

  师:第一行是2个一堆,摆了这样的一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应该怎么摆呢?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把它摆出来。(生摆,师巡视。)

  师:谁先摆好,就赶快拿上来,摆在黑板上。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生:老师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要求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2的4倍就是4个2,所以我在第二行摆了4个2。

  师:这样摆的同学请举手。

  师:刚才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了要摆几的几倍,可以想几个几。

  师:下面我们在脑子里摆,并直接说出结果。

  师:第一行摆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生:18个。

  师:你说是18个,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也就是摆6个3,三六十八。

  (四)结合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的同化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方法。

  由于低段学生知识掌握不成系统,对概念同化又缺少经验,所以学生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手段促进学生同化概念。为此,当学生无法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倍”时,教师应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揭示“倍”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倍”。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借助概念形成的手段让学生摆一摆、拍一拍、猜一猜、说一说,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尤其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操作去理解“倍”的意义。

上一篇:摩擦力教学反思下一篇:《庐革避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