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节教学反思范文

2019-02-28教学反思

  本章的内容包括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用直方图描述的相关概念、步骤及应用。本章内容是小学所学调查统计知识和初中所学知识的承上启下,大多数统计图表和概念在前面的学段都出现过,但又和之前所学知识有所区别,是在前面相对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基础上的较系统地概括,并初步感受调查系统的思想,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要求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能解析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判断与预测,为后续的中学调查统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章知识的学习流程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二、基础性目标总结: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是初中统计学习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数据的分析、概率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打好基础,对本章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尤其是学生对统计语言、统计概念、统计思想的掌握要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具体的内容要安排必要的、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发展基本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达到了以下的基础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数据收集方式,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会制作扇形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描述数据。

  4、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5、能解析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6、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三、发展性目标总结:

  在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统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产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从中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调查统计的实际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经历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探究过程,能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解释和指导生活这一朴素的道理,体会数学也是处理现实世界中数据的一种有效的科学。

  2、通过观察、对比探索直方图的性质,能利用直方图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蕴含的信息。

  3、通过探究各种统计图的对比和归纳,系统地认识各种统计图之间的优点,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4、通过本章的学习,对调查统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其中的严谨的数学思想,明确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四、融通性目标总结:

  1、突出学生的自主建构,加强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本章中有许多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章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多种探究方法,促成活跃的探究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2、突出生活实例的教学,注重直观教学。

  在本章中,课本安排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随时举出生活实例,如“在对收集到的一天气温数据时候,我们用哪一种统计图表更能表现气温一天的起伏变化等”。因为图表是比较直观的,数据是分散的,所以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探究思考后归纳得出结论,实践中应注意多利用日常生活现有的实例进行教学。如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多看看现实中的各种调查:第六届全国人口普查、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定制校服的身高全面调查等。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牢记本章内容的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章知识和小学阶段的知识联系紧密,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它是对前两阶段所学知识系统地抽象和归纳,在教学中一定要理清这个关系。同时这也是初中数理统计的开头,本章还负责解释整个数理统计的体系问题,因此要讲清楚抽样样本、简单随机抽样等各种概念的关系,由对抽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学习渗透数据的收集的教学,还有初步引入几何图形的集合观点,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一些困惑,通过科组积极研讨和教学后反思,很多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通过本章的教学,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获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办法。无论经验还是教训,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是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是为什么要抽样调查,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认为准确无误的全面调查任何时候比抽样调查都要好,进而对抽样调查的一系列概念都吸收的较慢,较难。对于抽样调查的难以理解,就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布置一个小组的预习作业,让他们小组设计三个问题去调查全班同学的休闲娱乐方式,并且限定一天就要收集到所有的调查数据。通过这个实践性较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活生生的感受到调查实践的艰辛和调查数据收集工作量之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教学中实践,让学生有尝试去调查,尝试去实践,才能体会到数学家们建立的这一套知识的宝贵,才能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某些调查抽样的必要性。本章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总之,教学中要使实践和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来说,收获是一辈子的。

  2、因为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习惯和某些老师的陈旧教学方法,相当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习惯上听老师讲,学习主动性差。很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把数学学习理解成解题,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某些时候虽然是有效地经验,但是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观察、动手、画图等过程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认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尤其是开始阶段,学生必须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丰富直观经验,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

  3、由于老师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常常认为这一部分内容非常简单,所以教学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造成教学中存在漏洞和一部分落后生的产生。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在关注知识和教法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这部分内容的概念产生与理解的困难。如条形图小学就学过了,但是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什么区别呢?不是一样的统计图表吗?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新知识的传授与旧知识的衔接与联系,不然过快的教学就像水过鸭背,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脑海停留了短短的一周就消失了,这些都是我们要在教学中避免的。

  4、教学中还存在一种不恰当的现象,有的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的知识填鸭式的灌输,对学生的缺乏实践知识记忆性要求过严,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增大,心理负担也无形增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一部分意志力薄弱的中下生会因此恐惧数学学习。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教与学生的观察、动手,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六、章末目标检测说明

  本章单元测试设计了2份检测题,测试(A)主要是对基础性目标的检测,测试(B)则适当加大了对发展性目标与融通性目标的检测的比重。

上一篇:I had a bad day.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电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