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白杨》教学反思三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白杨》教学反思一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典型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习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重视了学生的读,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还有不足的是,课前如果让学生先查阅一下有关边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让同学了解了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到了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豪情壮志。在学习课文时,学习感悟作者借白杨特点喻边疆建设者难度就能降低一些,感悟也会更深一些。
《白杨》教学反思二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们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对于这样一篇意境深远的文章,学生很难透过文字理解课文蕴涵的深刻含义。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大致分了三步:第一步,课前让学生搜集白杨的资料,了解白杨的生长环境,外在特点,以便为下文体会白杨的内在品质作铺垫。课堂上通过朗读两个孩子的对话,归纳出白杨的外在形象——高大挺秀。第二步,深入研读父亲对孩子们说的话。通过朗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抓住关联词“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反复朗读,充分体验感悟,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最终体会白杨树不择环境,生命力强的特点。虽然此时学生还是不太明白爸爸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但也是不要急。至少学生在此时已经体会到了白杨树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通过质疑: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继而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所要表达的自己的“心”。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接着又“浮起了一丝微笑”。由爸爸的神情变化深入体会最后一句话“那时因为他看见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通过联想:爸爸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体会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成长,经受磨练,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第三步,回过头来朗读爸爸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的时候说的那段话,从而真正领悟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现在读这句话,学生已经清楚地明白原来“树似人,人似树”啊,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合二为一。借此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
这一堂课教下来,自我感觉还比较流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我想大概与我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准方法,化难为易有关吧。我还觉得,在教学中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与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
《白杨》教学反思三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突出的亮点有三个:
一、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建设者产生内心的敬佩。
(1)课前搜集大量丰富的资料和图片为理解课文做铺垫。首先让学生查询戈壁滩环境恶劣的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有所了解。如,大戈壁的气候差,水资源缺乏,蚊子多,建设者们住在地窝子里等等,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好这些资料为学习白杨和建设者们的精神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次让学生搜集关于建设者们的资料,如开采克拉玛依石油、修建新疆水渠、孔繁森、王进喜以及太多建设者们感人事迹的资料和图片,在第二课时的拓展中,孩子们均能联系新疆环境恶劣以及建设者们无私奉献去体会,内心对建设们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2)音乐的渲染、照片的升华,感情的朗读为深入感悟课文做基石。特别是在最后升华的时候,我播放的一组大西北今夕对比的照片让学生来欣赏,非常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有了建设者们用辛勤汗水默默无私的奉献和浇灌,曾经荒凉的茫茫大戈壁,如今才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让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和启迪,很多学生举手纷纷表达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如,有的学生这样说:“建设者们,没有你们夜以继日的忘我劳动,新疆也不会那么繁荣,你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春。我由衷地感谢你,敬佩你。”
二、开放式拓展阅读开启学生丰富的思维。
当前语文教学提倡主题阅读,在这一节课中,因为白杨是借物喻人的文章,故此我也给学生在课堂上推荐阅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艾青的《帐篷》,另外一篇是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帐篷》采用集体阅读,分别发表自己见解的方式,这首小诗歌我改变了以往的拓展阅读方式,我没有给学生固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习,而是让学生看着大屏幕自己阅读后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我没有想到的是,反而在老师没有设定大问题下,学生自由表达的思想更是深入,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像帐篷一样的建设工人,他们随时顺应祖国的需要,修筑铁路,建筑楼房、开垦大坝等等,为国家的建设甘心情愿地付出。而另外一篇《松树的风格》我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式学习,阅读效果也非常好。所以,我就是在想,我们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喜欢阅读,用自己的方法学会阅读、爱上阅读。那么,只要我们老师在阅读中努力地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能在老师课堂语言魅力的引领下养成一种阅读的好习惯,又何必局限于为学生拓展什么样题材的文章更适合呢?写人、写景、写事,哪怕是小说、散文又有何妨?
三、等待孩子的发言,相信孩子的能力。
学生小组到前面汇报交流的时候,雷霆小队的李博同学在谈及第十五自然段中爸爸的神态变化“微笑”一词,他体会到爸爸的心愿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新疆的艰苦,从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当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我就一愣,李博同学跑偏了,爸爸的心愿根本不是他说的这样,而是他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所以爸爸微笑。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打断孩子的发言来往正确答案上引导,而是继续倾听孩子们的继续发言,又两个学生又补充后,突然坐在第一个座位上的王伟琦同学又提到了爸爸“微笑”这个词语,这下他的感受是完全正确的,我感到很欣慰,于是我让王伟琦同学把自己的书放下,回过头再把自己说的重复一遍,之后我走近了李博同学,问他:“李博,这回你明白爸爸为什么微笑了吗?爸爸的微笑真正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感受新疆有多苦,而珍惜他们拥有的幸福的生活,而是爸爸自信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一定可以为新疆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博点点头,这回他明白了。
在课堂中,我们教师真的不能轻易打断孩子的发言,哪怕他的发言是错误的,我们教师也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让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现问题,产生分歧,当问题引起争执的时候,不正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刻吗?给孩子们一个积极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对于孩子们铭记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课中我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前积累关于赞美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小主持人只领读了一遍,而且出现了读音上的错误,我只纠正过来,没有让学生自己再练习朗读和巩固,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准确并记住。
2、切入研讨主题之前做的铺垫过多,花的时间过长。我先以白杨特点入手,让学生回忆,之后指导朗读描写白杨那一段话,又引导:“爸爸仅仅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最后才引到爸爸的心愿这个主题上。教学时可以将复习那段文字,并指导朗读省略掉。
2、教师依然不能充分放手。学生四人前面汇报时,学生在交流第一个心愿的时候已经补充交流很到位了,而我为了不冷场,还想重复学生的话,老师完全可以只说让学生继续交流即可,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多给孩子们空间进行表达。
3、教学机智不够。当学生相互补充完“他们只知道,他们却不知道”这一部分时,我说:“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你们都搜集了哪些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呢?”虽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我拽到了交流建设者感人事迹上,但是我的问题问得特别愣,似乎没有给学生一个思维的转折,其实当时我的过渡语本来是“孩子们不知道诶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更会知道,在戈壁滩这片土地上,原来有那么多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你们知道哪些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呢?”如果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机智能再灵活一些,可能无需老师紧靠着备课时的台词去引导学生,而是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4、评价语言偏激。王傲同学在我出示建设者挖水渠图片后,主动站起来又补充了了好多他所查阅的建设者建水渠的资料,说明了建设者的艰辛,我当时很激动这个孩子居然知道这么多知识,随口评价他:“你懂得知识真丰富,爱动脑,爱思考,你真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评价真的很偏激,一方面孩子怎么可能是完美的,另一方面,在王傲身上真的存在着字迹潦草,落实到书面上不用心,句子都不通顺的现象,所以我那样的评价真的是不够正确的。当时如果这样评价:“王傲同学的发言总是这样精彩、准确,如果落实到笔头上也能这样的精彩和准确,那样你就更完美了。”
总之,教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成长,才可以让自己的课堂更完善。坚持自己的有点,改进不足,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