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雪教学反思

2018-07-13教学反思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挑战想法,因为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雪>教学反思。想通过公开课的形式上,让老师们能给我提意见,虽然文章较短,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

  一、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没得到了好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担心。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教学反思《<雪>教学反思》。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对于这一课的背景介绍得不够,学生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就学习是很难从雪联想到人的品质.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公开课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上一篇:《中华少年》教学课后反思下一篇:教你如何写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