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反思范文

2019-05-30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反思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反思范文1

  通过本节课,我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精彩的情景导入

  本节课,我不像一般的操作那样,以电路复习为切入。而是先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感受电对人们的重要;然后话题一转,通过孩童触电身亡的事件告诫学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整个过程精彩而且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认知,能开启学生思维,诱发他们的思考,对本节课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灵活运用教材

  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我先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自学掌握规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研究计划,让学生利用教材作为学习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然后,再抽出其中一组演示一次,让全体同学共同落实研究计划,这样做可以减少时间,又能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又如,尽管教材中要求检测25种物品,但我只选用了15种,而且,我只为学生提供了10种物品,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15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从身边找出可以供检测的东西,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通过检测15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这样,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实验结果,找出新的问题,这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路。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科学。在本课教学中,我把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我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本节课,处处体现着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个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导入阶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外拓展以及作业的布置都体现了这个要求。在这几个环节中,我认为实施得最好的就是课堂上通过全班同学一起制定《课室安全用电守则》到课外的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安全用电守则》。我通过以点带面,不仅将安全用电知识与学生一起分享,更通过学生这一途径将这一意识带到家庭、社区。这些贴近生活的设计使科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4、、注重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得

  这是我本节课的又一个亮点之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所以我并没有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室的起点和终点。小学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我更重视学生在课后的更有意义的后续活动,注重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因此,我搜罗了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并在作业中要求部分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通过网络与科学课进行整合,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操。

  5、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细致实验观察的习惯

  实验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经。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我给合检测计划,在指导学生检测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序观察、仔细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着力培养学生细心实验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课标指出:“探究的范围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实验、观察、搜集证据等活动,查阅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因此,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就是科学教师的一种责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好的东西经常做,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在课堂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好的实验习惯,那么实验中的动作就一定要规范,教师自己要做到熟练、自如,准确地示范给学生看,清晰地讲给学生听,尤其要强调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完美的意思,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技术动作。动作规范本来就是一种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一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更重地加以强调。

  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反思范文2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这节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但是不可能一节课把所有的内容都一一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逐步突出和培养,可以侧重某一环节,每节课侧重几个环节,进行培养,逐步养成学生的科学习惯。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制定计划、实验和汇报交流这四个部分,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教师设置一个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体验设计计划的重要。

  众多物体都是学生熟悉的,教师则要培养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学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经过小组讨论后确定下来,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放手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每个学生自行探究的机会,施展才智的舞台。

  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混合的知识制作饮料,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较细致和有秩序的实验过程,来得到更多的信息。

  实验结束后的汇报和交流是为了培养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同学的不同观点。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我引导学生:“老师知道同时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下面我们就召开一个小小的饮料展示会,当听众要认真倾听,得能听出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同时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彻底性、深刻性也得到了训练。

  二、教学中的疏漏

  1、时间不够用:

  从制定计划到实验探究需要很多时间,这些时间和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重要,所以不能压缩,这样后面的汇报和实际应用部分相对的时间就紧了一些。

  2、有的学生制定完计划以后并没有完全实施:

  在实验时,有的学生容易忘记计划中的某个环节,比如忘记预测,或忘记2次检测,但大部分的程序还能按计划去完成。

  三、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会倾听和学会评价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更别说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或是在评价时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了,为此,我进行了很大的努力。

  在每次汇报与交流的之前,我都让学生明白,你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听听别人的优点,找找别人的不足,这样做的重要性,但仅仅是老师讲是不行的,我还对倾听好的学生加大表扬力度,评他们为倾听能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我引导学生:“,当听众要认真倾听,得能听出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发现不一样的地方,先在你的报告单上做个记号,等别人说完再提出来。”

  科学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反思范文3

  1、温习导入在教前做了修改。利用一个灯泡和一节电池组成的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检测器的电路图进止对比,巩固有关“回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为下面的检测判断导体和绝缘体做常识准备。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教学思路较着清晰,效果很好。

  2、自制教具的做用。导体,一般情况下不导电,但在有些时候,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根木棒,干燥时不导电,但是在淋湿了后就会导电。这是本节课该当告诉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由于灵敏度不高,电路检测器的导线两端搭上淋湿的小木棒丝毫没有反应,即便把导线两端浸入水中也是这样。后来黄佩清教员拿来了他自制的“导体、绝缘体检测器”教具。这个教具反应非常灵敏,人的手碰到两个触电,小喇叭就叫了起来,指导灯也亮了起来。把淋湿的小木棒放上往也发出了叫声。

  课上,我就用这个教具向学生做了演示,使学生很形象天看到了原本不导电的小木棒在淋湿了后就改变了性能,成为了导体。同时也加深了“水是导体,人体是导体”的认识。这个教具演示效果很好,制做也非常简单,本钱不高,该当多制做几个,在以后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中利用。

上一篇:《祝你胃口好》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动物的卵》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