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救人》优秀教学反思精选

2019-06-07教学反思

  1)《海豚救人》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故事性强,层次分明,除了一些词句的含义较难外,其它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由于以前经常训练,所以学生的预习结果还不错。课堂上,学生还能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去认真听讲、提出问题。以后还要经常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二、培养用事实说理的习惯。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举实例、列数字的表达方法,并能逐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我布置了这样一些题:1、作者是怎样证明海豚能救人的?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下文的三个真实的故事。2、咱们班的魏大军可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同学,谁能说说为什么?接着有许多同学都说出了魏大军拾金不昧的事例,并且有一个学生还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去叙述。这样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种表达方法。省去了许多说教。

  三、培养学生有针对性搜集资料的习惯

  由于学生都有搜集资料的习惯,所以在展示的时候,展示了许多有关海豚的资料,但其中有两个孩子们问到两个非核心问题“鲨鱼为什么怕海豚?一海里是多少公里?”时,见他们兴趣盎然,急须知道答案时,我卖了个关子,“这个艰巨的任务,谁愿完成,下午来开个新闻发布会”下午我一到校门,有几个就迎上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上网查来的结果。随后我就教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疑问、兴趣去查阅、搜集资料。

  四、注意渗透思想教育,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习惯。

  在《海豚救人》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寻了海豚救人的原因后,一名男同学忽然提出疑义:海豚救人只是它的一种本性,并谈不上“见义勇为”,并且海豚的做法很“傻”,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上当被捕捉。

  针对这个课堂“意外”,我发动学生进行了讨论,让学生明确了“海豚救人”的这种行为的内涵是对“子女”的照顾与爱护,海豚把对子女的这种关爱应用到了一切漂浮物,是善良的表现,不能说是傻。另外,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利用动物的善良本性对它们进行捕杀,我们也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它们。还给学生讲了非洲象在人类的“伤害”之下,“学会”了对人类的攻击行为的故事。

  通过这一课堂小插曲,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渗透思想教育,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然,在课堂上也有不足之处,忽视了对学生仔细观察、学会联想习惯的培养。课文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描述的海豚赶走鲨鱼,救助姑娘伊瓦诺的情景。教学时候,我蜻蜓点水,一闪而过。现在回忆一下,此部分正是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学会联想习惯的培养的

  2)《海豚救人》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想重点体现如下两点学科理念:

  第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这一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着重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海豚的资料。往日的课堂,我们常常是让同学把资料读一读就可以了,为了让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把介绍资料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介绍海豚

  知识,最重要的是用上学过的表达方法。我发现学生基本都能说下来,但有些写同学说得过于死板,象是背课文。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去说。

  另外,口语交际的培养我希望同“新课标”提出的“评价建议”结合起来。课上,我请同学们认真听,有目的的去听同学的说,在每个同学介绍完资料后,由大家找出他在发言中所运用到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任务,正确的指出自己听到的表达方法,做到边听边思维。

  第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一环节我主要想通过介绍海豚救人的故事来体现。我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通过读书填表来完成。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学习并作介绍。每个同学都开动脑筋,想把故事介绍得更好。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导入时展示的海豚图片还是比较吸引学生的。图片中的海豚有的唯美,有的可爱,有的写实,有的卡通,学生很喜欢看,下课以后还有很多人想再看看那些图片,甚至有些不喜欢海豚的同学也开始觉得海豚很有意思了,我想这确实和那些美丽的图片有关系。

  3)略读文与自主——《海豚救人》教学反思

  这是略读课文,在没有任何预习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我就“穿针引线”

  1、整体把握:三个海豚救人的事例、来源,跟以前的说明文有点不一样,学“事例”时抓“救人特点”,学“来源”抓住“照料的天性”来咬文嚼字、嚼引号,避免了过碎的分析,避免了串讲

  2、两个问题:当孩子们问到两个非核心问题“鲨鱼为什么怕海豚?一海里是多少公里?”时,见他们兴趣盎然,急须知道答案时,我卖了个关子,“这个艰巨的任务,谁愿完成,下午来开个新闻发布会”魏远征、钟慧敏、刘远城领命,下午我一到校门,他们仨就迎上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上网查来的结果。博览课上,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着实“火”了吧。

  不足:未让学生根据标题质疑、猜测内容或体裁,可制造矛盾,激发其兴趣。海豚救人》一看标题便易猜到可能写什么?“怎样救人”应是多数同学的问题,这对于让学生区分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作用及懂得举例子方法都很帮助,同时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读文时,很容易从文中抓住海豚救人的特点——主动救人、集体行动、托出水面、护送到安全地带。

上一篇:沪教版第十册《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反思下一篇:课文《一分钟》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