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又到撰写学生评语时。现在,不少班主任在写评语时,都把冷冰冰的“该生”改为了较为亲切的第二人称“你”。评语也尽量摒弃了千人一面的套语,而使用更有针对性的语言,这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坦白地讲,为几十个孩子量体裁衣,写出符合他们特点的评语,对多数班主任来说并非易事。我本人就饱受其苦,尤其是对那些特点不突出、自己又不太了解的孩子,更是难以下笔。即使勉强写出几句,自己看了都觉得面目可憎。作为语文老师尚且如此,估计其他班主任的情况也不会乐观。
今年,我对撰写评语的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师生共写评语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先发动学生互写评语,教师收集之后,再加以润色、增添,一个个新鲜活泼、个性鲜明的评语就出炉了。
我认为,师生共写评语至少有三点好处。
针对性更强。学生一般都请好朋友来撰写自己的评语。朋友之间的了解,又怎是老师可以企及?这样,评语的针对性就落到了实处,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角度更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其实,评价学生时,也不能搞教师的“一言堂”。多了一个角度,就多了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多了几把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学生。
学生学会了赏识别人。欣赏别人,既是一种眼光,也是一种能力。因为优点人人皆有,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经常关注别人优点的人,他的人生观必然是积极乐观的。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写出的评语不够客观,缺乏权威性。我想,评语的激励功能应该大于评价功能。既然我们撰写的评语学生爱读,并且从中受到了鼓舞,我们还要求什么呢?